嗨!欢迎来到遛音响6HIFI 请登录 免费注册
400-068-4885
音响评析

收藏经典Triangle之声的最佳选择-法国 三角Triangle Signature签名系列 Alpha 阿尔法 落地箱

2016/4/29 11:03:27

|
5630



我曾经评论过Triangle Signature的Delta喇叭,这次要评论的则是Signature系列中的老大、等级比Delta还要高一级的Alpha落地喇叭。上次评论Delta时,我曾经提到已经停产的Genese系列Quartet喇叭,并且认为这个系列是Triangle喇叭设计的里程碑。Signature是Genese的直系升级系列,设计上与Genese关系密切,所以这次评论Alpha,我要继续从Genese的发展开始切入,因为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了解Alpha的真正价值

Triangle的进化

为什么我说当年的Genese系列是Triangle喇叭设计的里程碑呢?先说声音走向,在Genese之前,Triangle的回放风格一直是较为外放而活泼的,这种走向与Triangle创始人Renaud de Vergnette喜爱的声音风格有关,Renaud追求的是快速活生,充满现场感的音乐表现方式,这也是Triangle之所以采用号角高音单体的主要原因。不过这种活泼鲜明的声音走向,在器材搭配上必须特别小心,如果搭配不当,高频很容易过于突出,成为不耐久听的声音。在Genese之后,我发现这个问题已经大幅改善,一方面高频不再过于突显,音质更为滑顺流畅,另一方面,原本较为收敛的低频则变得更为饱满强劲,整体回放更为均衡。如果你对Triangle喇叭还抱持着高频过于清淡明亮的刻板印象,新一代的Triangle将会让你改观。Signature系列与Alpha是不是也继承了Genese的声音走向呢?大致如此,不过实际试听之后,我发现Alpha在Genese系列的基础上,声音又有了进化,在描述听感之前,让我们先看看Triangle从Genese到Signature在技术上的改变。

三位一体的号角高音单体

当年Genese之所在声音走向上出现转变,来自于设计上的几项革新,关键之一是号角高音单体的改良。Triangle号角高音单体主要由三个关键元素组成,分别是号角开口,相位锥与钛合金振膜,这三部分的设计彼此影响,息息相关。Genese系列并没有改变这个基本架构,但是在号角开口与相位锥的角度上做了大幅的调整,号角的喉部变得窄而深,开口外缘的角度则变得较为平缓。这个号角的曲面角度可不是随便决定,而是经过四十次以上的试作微调才定案的成果,相位锥的角度同样经过精密计算与不断试听调整。请不要小看这些改变,号角开口的角度,对于高频响应的特性有决定性的影响,相位锥与号角的整体设计,则会影响高音的扩散特性,角度即使只有0.1mm的微小差异,都会造成扩散性与频率响应的改变。一般而言,号角单体的指向性较强,扩散角度较为局限,但是Triangle的号角高音单体在改良之后,却能突破这个传统限制,扩散性已经接近于一般半球高音单体,最大的好处就是最佳聆听位置不再局限于两支喇叭中央的「皇帝位」 。

除此之外,这个相位锥也是依照钛合金高音振膜的特性而量身打造,可以化解钛合金振膜在特定频段的「金属声」 共振,让频率响应更为平顺。Triangle之所以多年来始终坚持使用钛合金高音振膜,就是因为他们的号角开口与相位锥都是依据钛合金振膜的特性于设计,一旦换成别种振膜材质,这三个关键要素之间的完美平衡就会瓦解,等于整个高音单体都必须重新设计,Triangle细节丰富、直接活生回放特质也将走调。由此可见Triangle的号角高音单体是多么精密而巧妙的设计。
铝合金铸造号角

这次Signature系列的高音单体又有什么改良呢?首先是采用了全新的相位锥,与钛合金振膜有更好的藕合。其次是单体后方的阻尼腔室容积加大,一方面更能化解单体本身的共振,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吸收单体背波。值得注意的是,Signature系列的高音号角开口由Genese的塑料号角改为铝合金铸造,等级仅次于Magellan用铝块CNC精密铣制的号角。号角的材质对声音有什么影响?几年前到Triangle法国原厂采访时,我曾经问过总工程师Thomas Robert这个问题,他认为号角的作用就像扩大机一样,一方面可以提升回放效率,放大高频的能量,另一方面也会同时放大号角本身的共振,不同的号角材质会有不同的共振特性,也就会造成不同的音染。Magellan由铝块挖出的金属号角共振最低,理论上音染最少,Signature的金属铸造号角也有类似的特性。简单的说,号角的材质不会影响频率响应的分布与扩散性,但是会产生不同的音染,影响高频的音质。实际反应在声音表现上,在我的印象中,当年试听的Quartet高频顺畅,但是音质较为温和,这次Alpha则又重现Triangle一贯鲜活、开放、明朗的中高频特质。这种转变会不会让回放又变得过于明亮刺激呢?不用担心,我听到的高频虽然直接,但是绝不压迫,该柔的时候既软又柔,等于是兼具了Genese的滑顺悦耳音质,同时也继承了鲜明活生的经典「Triangle之声」 。

中音单体是灵魂所在

Triangle-Signature-Alpha3.jpg再谈中音单体,号角高音单体虽然是Triangle的最大特征,但是中音单体才是Triangle喇叭的灵魂。事实上,Triangle的喇叭设计一直是从中音单体为出发点,他们在80年代开始自行制造单体时,最早推出的几款经典单体,例如1985年的T21 FL、1987年的T17FL等中音单体,其实都具备全音域单体的宽带回放实力。直到今日,Triangle所有中音单体都依然继承了这种宽带回放的基因。在设计上,Triangle的中音单体有四大特征:第一,坚持采用纸盆振膜,Thomas认为这种材料虽然古老,但是至今仍是音质最为自然,也最能在硬度与阻尼特性间取得平衡的振膜材质。第二,他们对中音振膜的锥盆形状特别讲究,在设计时,先以计算机软件仿真计算出理想形状,再实际做出样品,经过反复测量、试听与改良之后才定案,研发过程一如他们的号角高音单体,非常严谨而费时。第三,他们的中音单体一律遵循古法,配备布质折迭式悬边,因为这种悬边对于活塞运动的反应最为灵敏,最能完整呈现细微的音乐讯号,残余的共振能量也最少,不会将振膜的共振能量反弹回去造成干扰。第四,Triangle还有一项独家秘技,那就是内外双层音圈绕制技术,也就是在音圈筒的内侧与外侧都绕有音圈,这种技术只使用在Triangle的中音单体,可以让音圈的结构更为坚固,活塞运动更为平衡,工作状态更为线性,连承受功率都可以略微提升。到底音圈要如何绕在音圈筒的内侧呢?在我采访Triangle工厂的过程中,只有这项工法与特制绕线机具是他们不可公开的机密。除了Triangle之外,我只听过另一家法国喇叭厂Jean Marie Reynaud拥有类似技术,别无它厂可以参透其中奥秘,可见这项技术的独特与难以模仿之处。


悬边的改良是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Triangle中音单体的好声方程式,在发展到Genese系列时也有了进化,最大的差异是是悬边的折迭数量减少到1.5折,冲程的幅度被限缩在极小的范围,而且悬边的阻尼变得较为坚硬,这些设计也被Signature系列所沿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改变呢?从Alpha喇叭的规格可以知道,它的中音单体只负责2.6kHz到290Hz的频域,这种设定显然是让中音单体的负担减轻,以便在最佳线性范围内工作。在这个带宽范围内,中音单体根本不需要进行长冲程活塞运动,太大的悬边冲程反而会造成不必要的失真,这是新一代Triangle中音单体之所以限缩冲程幅度的原因。另一方面,使用较硬的悬边阻尼,可以让单体的反应速度更快、控制力更好。反应在声音表现上,最直接的改变就是细节更多,瞬时更快,音染更低。

进化到Alpha之后,中音单体又有以下三点进化:一是采用了全新的纸盆配方,提升了声音的透明度。二是相位锥与振膜合为一体,消除了固定式相位锥与振膜之间的缝隙,让中音单体的独立密闭式隔间腔室气密性更好,解决了活塞运动时,气流从这个缝隙逸出的噪音干扰。精密计算的相位锥造型,可以让中高频更为平顺。三是改良了铝合金框架,提升了音圈的散热效果,让单体的承受功率更高,工作更为稳定。

低频走向的转变

低音单体部分,早期Triangle的低音单体一律采用纸盆振膜,直到比Genese早一些推出的Magellan SW2系列改采三明治结构振膜,低频表现开始从早期较为清淡的声底,转变为更饱满、扎实、冲击力强劲的走向。这种三明治振膜的正反表层是玻璃纤维材质,中间夹层早期使用SVA绿色发泡材质,后期改采蜂巢结构,有质轻、坚硬、阻尼特性良好的优点。Signature的低音振膜进一步改良,在中间多加了一层纸盆,藉以提升振膜的刚性。值得注意的是,一般单体的防尘盖尺寸通常等于音圈口径,但是Triangle的低音单体并非如此,它的防尘盖面积虽然很大,但是音圈口径其实远小于防尘盖尺寸。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我推测这个铝合金大型防尘盖的主要功用,在于加强低音锥盆的刚性结构,并且让振膜形状更接近于平面,藉此提升扩散特性。大口径音圈的承受功率不是更大吗,为什么Triangle不这么设计?因为Triangle一向坚持高效率特性,音圈口径一旦加大,就必须用更粗的导线绕制音圈,单体工作效率随之大幅降低,有违Triangle的设计理念,这是他们不采用大口径音圈的原因。

Alpha一共配备了三只7.3吋低音单体,比Delta还要多一个。我发现在旗舰Magellan系列中,竟然有Concerto与Quatuor两款喇叭都采用同样的三音路五单体架构,可见这应该是Triangle最擅长设计的喇叭形式。Alpha的价格当然比这两款旗舰级喇叭便宜许多,不但如此,Alpha还配备了这两款旗舰型号所没有采用的创新技术,那就是Twin Vent低音反射式结构。这种技术的基本设计,是把低音单体的独立隔间箱室区分为两等份,两个箱室各有一个独立的低音反射孔,只不过为了美观,在前障板上将两个反射孔的开口合而为一。这种设计有什么好处呢?依照Triangle的说法,每个低音单体的背波可以藉此更快速的消散,而且彼此之间不会相互干扰,让低音单体完全不受背波与箱内驻波的干扰,如此一来不但失真降低,连承受功率也随之提升。原厂宣称TwinVent可以让动态表现更好,低频延伸更充足,低音质感也更为扎实。
外观箱体由7层3mm的HDF板迭合,历时三周高压黏合,才构成最终的曲面造形,前障板更厚度25mm。表面施以七到十道的钢琴烤漆,箱体结构与质感直逼Magellan旗舰系列。正面Alpha高度1,330mm,坐在一般椅子或沙发上,高音单体会比耳朵高出一段距离,不过音场表现上并不会有突兀之处。背面Triangle一向采用四阶分音线路,Signature系列因为单体改良,所以分音线路较为简化,箱内配线首度采用了Kimber Kable制品,中、高音单体与低音单体的导体芯数不同,藉此调整频段衔接的均衡性。

有效的SPEC机械接地

Signature系列的另一个特征,是继承Genese系列的设计,将高音单体的箱室半露于顶板之外。这种设计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降低声波绕射干扰,二是可以提升高频扩散性。这种设计当然不是Triangle独创,在B&W及其他许多喇叭上都可以得见。事实上,Genese也不是Triangle首先采用这种设计的系列,早在1981年,Triangle就推出过一款高音单体独立于主箱体之外的CX2喇叭,推出时间与同样采用高音单体外露的B&W 801喇叭相当,可见Triangle在喇叭设计上的创新地位,丝毫不逊于全盛时期的英国喇叭产业。

Alpha所使用的SPEC(Single point energy conductor) 机械接地技术也值得一提。说到机械接地,音响迷第一个想到的应该是瑞士顶级Hi End音响品牌Goldmund,基本原理是将喇叭的全部重量集中在底部尖锥的一个点上,藉此将箱体共振快速导向理论上质量最大的地面消散。采用此类设计的喇叭不少,Triangle的SPEC是我认为最合理的作法。Alpha的底板前端设有一个大型金属尖锥,这是前障板单体集中之处,也是整支喇叭最重的地方,这些重量刚好可以集中在金属尖锥的那一个点上。尖锥的后方有一块大型的底板,底板下方有四个软质脚垫,如果用手推动喇叭,你会发现Alpha有点摇晃,并不是稳稳的立定在地板上,不过别担心,身形高耸的Alpha并不会倾倒。这种悬浮式的底座设计,同样也可以将喇叭的重量集中到前方的尖锥。理论上,这是有效的机械接地设计,但是实际上呢?Thomas说他们利用雷射分析仪实际测试过箱体的振动状态,证明SPEC确实有效,绝不是表面上花俏的装置。

极度开阔的音场

写到这里,我几乎已经将Triangle的所有技术特点完整介绍过一遍,还有什么技术是Alpha所遗漏的吗?有的。Magellan旗舰系列有一项被称之为DPS(Dynamic Pulse System) 的技术是Signature系列没有的,这种技术是在喇叭的背板设置另一组相同的高音与中音单体,与前方单体进行同相发声,藉此重现音乐厅现场的声波反射状态,此外还可以让喇叭的离轴响应更为平坦。少了DPS的Alpha,音场表现又是如何呢?先用Colin Davis指挥的莫扎特的安魂曲(Philips 420 353-2) 测试,我发现不论合唱的气势或音场的开阔感与层次感,Alpha都呈现出不逊于大型喇叭的规模,音场可以轻松的超出左右喇叭的宽度,合唱的乐声洋溢在聆听空间中,呈现出一种奇特的音乐包围感。我没有实际比较过Alpha与配备DPS的Triangle喇叭差异何在,不过Alpha的确非常接近音乐厅现场的聆听感受。

接下来,我用小提琴家Gidon Kremer向探戈音乐大师Piazzolla致敬的专辑「El Tango」 (Nonesuch 7559794622) 测试,我发现Alpha不像一般使用号角单体的喇叭,必须将喇叭大幅Toe-in,才能听到最直接、最丰富的音乐细节。Alpha只要微幅Toe-in,音像定位就非常精淮,音乐细节就能完整呈现。可见Triangle的确克服了号角单体指向性明显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Alpha的箱体特别高,高音单体又设置在箱体的最顶端,坐在一般椅子上,高音单体都会高于耳朵,与一般喇叭厂建议高音单体应与耳朵同高的设计不同。实际聆听,我发现Alpha的音场的确略高一些,不过并不会让我感到突兀,倒是在聆听大编制交响曲时,音场高度的表现更为完整,可以让乐团庞大的规模感充分开展,算是一项优点。

真正的高效率喇叭

扩大机的搭配方面,我先搭配Bladelius Thor MKIII Novitas综合扩大机,没想到播放钢琴演奏,竟然让我觉得低频密度太高、音质太过浓厚,气势也太过刚猛。换上输出功率接近的darTZeel LHC-208(8欧姆负载下输出200瓦) ,才让声音的火气稍降。为什么会这样?其实两部扩大机都属于软质的声底,但是我推测Bladelius的能量更直接饱满,darTZeel的声底更软一些,所以才会有此差异。听到这里,我忽然想起试听室中刚好有一部输出功率只有10瓦的Audio Note P1 SE管机,何不搭配看看?老实说,我对这样的搭配其实不抱太大期望,纯粹是好奇一试。Alpha的灵敏度虽然达到92dB,但是它毕竟是每声道配备三只低音单体的大喇叭,10瓦功率真的够吗?直接用Marcus Miller强悍的电贝斯低频演奏来测试,结果令我惊讶,电贝斯猛力拨奏的低频竟然既强又快,一点也没有拘束虚弱的状态。严格来说,低频的尾巴稍微拖了一点,但是如果不与其他扩大机比较,这样的表现已经让我满意。如果盲眼试听,我不会相信这是10瓦管机的表现!再挑战场面更大的白辽士「幻想交响曲」 ,即使开大音量,场面依然能够拉开,直到音量大到接近听感上限,高音才开始有些紧绷,大鼓的冲击力也才败下阵来。由此可见,Alpha的92dB并不只是好看的规格数字,而是真正具备高效率回放特性,扩大机的功率不需太大,就能充分驱动这款喇叭。声音走向上,仍以软质的扩大机较为速配,声音质感越纯越好,否则Alpha的高灵敏度与高解析力,将会让扩大机的任何缺点原形毕露!

低频量感恰到好处

接下来就以darTZeel的搭配进行测试,听理察史特劳斯的小提琴奏鸣曲,琴音柔软圆滑,揉音的抑扬起伏特别清晰,弱音虽然纤细,但是细节依然丰富,从这些表现,可以证明Alpha优异的解析力与微动态表现能力。值得注意的是琴音光泽感特别充足,这种鲜活明朗的风格,正是Triangle回放的一大特征,Alpha可说完整继承了这项优良传统。再听三盲鼠录制的那张「Midnight Sugar」 ,高音触键的瞬间瞬时与能量都是第一流的水平,重点是泛音的延伸优异,听来水份特别充足,琴音像是雨滴在水面泛起阵阵连漪,为这份演奏添加优美而真实的感受。

最后测试低频,Alpha每声道虽然配备了三只低音单体,但是并不刻意强调庞大的低频量感,与我之前试听Quartet略微突显低频量感的倾向相较,我认为Alpha的改变其实是好的方向。听Adele的「Set Fire To The Rain」 ,低频量感虽然不是极度澎湃,却也不会让我感到欠缺,而且能够完整呈现低频冲击后的残响音效,这是我以往用此曲测试所不常听到的。再听阿格丽希的拉赫曼尼诺夫双钢琴演奏,Alpha可以尽情呈现两架大型演奏用平台钢琴的庞大低频能量,让我感受到不逊于交响乐团的气势与规模感,同时活生鲜艳的高音触键也没有被低频声浪掩没,全频段呈现出非常好的平衡感。这种庞大的气势通常只有更大型的喇叭才能呈现,由此可见Alpha的低频虽然不刻意突显,但是绝对够用。

Signature的高音号角开口改采铝合金铸造,并且采用了全新设计的相位锥,单体后方的阻尼腔室容积加大,一方面吸收单体共振,一方面降低背波干扰。中音单体悬边的冲程幅度极小,而且阻尼较硬,藉此让中音单体在最佳线性范围内工作,并且可以降低失真,提升反应速度与控制力。低音单体双磁铁加上双层音圈,搭配专为回放低频而开发的三明治低音振膜,以及内凹悬边,都是为了提升瞬时速度与低频延伸所设计。


收藏Triangle经典之声

Alpha是Triangle旗下等级最接近旗舰Magellan系列的型号,声音表现也的确具备越级挑战的实力,不但继承了鲜明活生、解析优异、充满现场感的Triangle经典之声,同时也修正了以往高频略为刺激、低频较为单薄的问题。音质更为圆融精致,全频段表现更为均衡,开阔的音场感更是一绝。以不到十万元的定价,买Triangle酝酿三十年的声音品味与技术精华,而且还是纯正法国原厂制造,在同级喇叭中,恐怕找不到比Alpha更超值的选择了!



器材测评

类型:3音路5单体低音反射式落地喇叭
使用单体:钛合金振膜号角高音单体×1、纸盆振膜中音单体×1、三明治振膜低音单体×3
频率响应:32Hz~20kHz(±3dB)
灵敏度:92dB/W/m
平均阻抗:8欧姆(最低3.3欧姆)
承受功率:140瓦(峰值280瓦)
分频点:290Hz、2.6kHz
外观尺寸(WHD):370×1,330×386mm
重量:34.7公斤
法国 三角Triangle,法国 三角Triangle Signature签名系列 Alpha 阿尔法 落地箱,落地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