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欢迎来到遛音响6HIFI 请登录 免费注册
400-068-4885
音响评析

飞进平常百姓家-日本Kondo KSL-M7前级

2016/9/6 11:25:56

|
12579

日本Kondo的Ongaku(音乐)扩大机从问世就注定是贵族身分,1980年已经标价十万美元。每部Ongaku使用超过20磅的纯银来製造电阻、电容、接线与最关键的变压器,所以即便多数发烧友公认Ongaku诞生了音乐的新生命,却很少有人能享用。在Kondo家族中虽然也有较便宜的器材,KSL-M7前级却无疑是最容易亲近的产品。


Kondo家族最早的成员


今天的Kondo以真空管机名闻天下,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它们最早的产品之一就是M7前级。令人讶异的是Kondo的第一部前级并没有使用电子管,而是由Shigeru Trerada和Shindengen所共同开发的抗高压FET。场效应晶体常常和电子管一样被用作电压放大,FET的特性与真空管类似,可以产生丰富的偶次谐波失真,但它的低抗压特性(约50V)使其难以利用。Terada研製的FET可以抗200V的电压,使得设计工作变得更加简单且降低了失真。Kondo的前级採用了这种FET称为Meister-7,简称M-7。之后又推出更简洁的M-7 II,在放大部分使用了Cascode电路获得了更低的失真,当时使用油浸电容作为交连藕合。M-7生产了100部之后停产,听说有的产品仍然被珍藏著。

后来Kondo推出更高一阶的前级取名为M77,现任社长芦泽雅基解释说,日本人喜欢数位7。日文的7按中文发音为「喜气」;孩子出世举行命名以第七天为多称为「御七夜」;这也是基督教的吉利数字~基督教认为上帝创世用了七天。总之日本人最不喜欢的数字是2、4、6,在日本看到尾数一串「6」的车牌,绝不会是什麽当地大款竞拍的好数字,相反的3与7才是吉利好彩头,送礼时多半送三件。不能说Kondo迷信,M7和M77前级只不过反映日本人的喜好而已。

第二代的M7前级在2000年推出,称为M7 II K,外观与今天的KSL-M7并无二致,仅是中间的英文编号有所不同。但从这时开始,M7前级改用电子管放大,并细分为四个不同的型号,分别是M7 Phono(只有唱头放大,使用5751管2只,12Au7管2只,6X4整流管1只)、M7标准版(具备唱头与高电乎输入使用5751管2只,5687管2只,6X4整流管1只)、M7 Line(只有高电平输入,使用5687管2只,12AT7管2只,6X4整流管1只)、M7 Signature签名版(也是有唱头与高电平输入,使用珍贵的古董真空管与更好的音量电位器)。

最新的KSL-M7

第一代M7前级到第二代改款,期间经历了20年,一方面说明了Kondo创办人近藤公康在世时作风的保守,二方面也能看出Kondo始终都只有极少数尖端客人购买,所以他可以不变应万变。自从芦泽雅基接任社长后,Kondo展现了较年轻的活力,他推出重量级的黑胶唱盘,以4只西电300B放大的Kegon扩大机、使用4只2A3输出功率仅有10瓦的Souga扩大机等,第三代的KSL-M7前级就在这样背景下诞生了。最大的改良部分是电子管,KSL-M7同样有Phono、Line、标准版三款,使用的电子管也有不同。KSL-M7 Phono唱头放大使用12AX7管2只,12AU7管2只,6X4整流管1只;KSL-M7 Line使用12Au7管2只,6X4整流管1只;标准版使用12Au7管2只,12Ax7管2只,6X4整流管1只。第二代的M7前级上使用5687双三极管(E182CC),据Kondo的说法是5687管声音没有那麽清亮,配合CD讯源听感上「数位声」比较不明显。但随著SACD、蓝光等新型数位载体出现,Kondo不能再故步自封,所以换用更通用的新型电子管。



有朋友问,为什麽他们买的Kondo产品有时真空管品牌会不一样?说起来这也是很无奈的事,好的真空管越来越少,虽然Kondo努力库存一些古董管,但总有一天会用完的。以(Gakuon II单声道后级来说,每声道使用2只旧版全新GE 211,谁知道这些老管还有多少?不过Kondo有个臭脾气,即使换用不同品牌真空管或零件,它们也会要求进行细部调整,使最终声音表现毫无二致。以Ginga银河黑胶唱盘为例,马达与转盘之间带动的无接缝绵线,全日本只剩几家公司能製作,Kondo所需的数量又很少,厂家根本不愿生产,在这种情况下,Kondo宁可暂时搁置这部黑胶唱盘不上市,也不愿妥协。又拿Kondo正在开发的喇叭来说,银质的高音振膜无处求援,只能自己用手工生产;而低音单体的特殊振膜也面临生产难题,Kondo四处寻找才有结果,最后组合起来的声音一定要符合Kondo的美学标准才能推出。


Kondo KSL-M7就是这样用手工慢慢做出来的

我拿到这部标准版的KSL-M7前级唱头放大部分的12Ax7双三极管,使用南斯拉夫JJ的ECC803S,高电平部分的12Au7则用了sylvania产品,6X4整流管是Philips ECG产品。除了真空管有所不同,KSL-M7前级用料维持了Kondo一贯的超高水准,譬如钽质银线接脚电阻、银箔电容(总共用了10个),纯银机内接线、ALPs顶级电位器等,这都是其他扩大机见不到的特殊配件。电源结构非常简单,先是1只6x4管整流,然后CRC滤波而已,不过4个打上Kondo的电解电容以前是用昂贵的Black Gate -WKZ,现在估计换成M—cap或JENSEN(从接脚判断)。据说有DIY朋友们就换上四个100 100/350V的BG-WKz,声音马上有了变化。高频变得更圆润平滑,中频饱满密度高,低频非常沉稳,层次感很明显,力度足,爆棚音乐更轻鬆自如。我并不鼓励发烧友这麽做,但KSL-M7前级由于售价较平实,的确是Kondo所有产品中唯一可以动手「升级」的,你总不敢拿M1000前级开刀吧。不过别忘了,以前读书时有个说法,从50分升到90分并不难,3个月努力也许就行:从90分升到98、99分很难,也许要1年;从98、99分到100分,非常非常非常难!KSL—M7前级本来就有95分,想让它更上层楼可是不容易。


清新可喜的声音

试听时没有搭配Kondo同厂的扩大机,原配了一条Kondo KSL-ACz电源线,看起来还不错。后级使用瑞典Bladelius Ymer巨无霸(输出功率300瓦),还有Musical Fidelity M6(输出功率260瓦)。推动义大利Sonus Faber Liuto喇叭、法国Cabasse i02书架喇叭、瑞典XTZ99.38I落地喇叭。讯源用Musical Fidelity的M6 CD唱盘,全部用Crystal银质讯号线连接。这二部后级扩大机都属于勇猛有力的类型,Bladelius Ymer相当中性无染,音质细腻带著暖意;Musical Fidelity M6比较直白无修饰,它们都能把这几对喇叭驱动得风生水起,而KSL-M7前级能起到什麽作用?



我先说说什麽是Kondo的声音美学吧,前后二次到访Kondo工厂,与芦泽雅基社长一起欣赏托斯卡尼尼指挥的德弗札克「新世界交响曲」,留下很深刻印象。简单说Kondo追求的是「淡雅有致」,不论是扩大机、唱头、线材,都是凭著一种韵致来打动人。线路并不重要,零件也无法束缚,Kondo总能让音响器材表达出潇洒天真又高雅贵族般的气质。而我们也发现,只用单一的Kondo器材仍无法达到最高境界,最好从LP唱盘、扩大机、音箱到线材全套用上了他们的产品,那种声音才足以让人留连。我曾经说过这种声音像是淡彩的水墨画,但又涂抹上一层朝气与活力,多了几分黄金闪耀的光泽,好像是日本的仕女浮世绘。近藤公康特别喜欢托斯卡尼尼的指挥,或许我们可以这麽理解,Kondo的音响器材也像托斯卡尼尼指挥的音乐激情四射,同时却丝毫不浮华造作,简洁明快,富于歌唱性,有鲜明的个性与活力。



有了这样的认识后,再来看看KSL-M前级的声音表现,参考器材有Musical Fidelity M6前级和Bladelius Saga级。M7最吸引人的地方莫过于它独特的光泽与亮度,美妙的音乐味和二部晶体参考机截然不同,透明而宽阔的空间表现相当丰富,低音频段紧凑线条清晰。严格说起来M7带有一点美化的成份,但那又如何,它听起来就是具有非常自然的音色与强烈感染力,让人眼睛为之一亮的清晰度和鲜明感,超强的音像解析度,具有相当充裕的输出力度,不管何种音乐都能适当的重播,弦乐合奏的质感柔和而自然,这种优美自然真实,像真空管味却又不浓郁的清淡优雅表现是很多产品听不到的!

美不胜收

我听过用Kondo M1000 MK II前级搭配瑞士天琴Orpheus最高级Privilege单声道后级(输出功率350瓦),推动荷兰Kharma喇叭,它们重播管弦乐具有庞大的能量平衡感,下盘开阔稳定舒适,音色让人感觉非常细緻高贵华美,处处优美、透明无比的空间重现成了最大优点。KSL—M7前级的规模感、能量感比M 1000前级略有不及,但它们的瞬变反应都非常敏捷,拥有一般真空管机所缺少的活生感和难得的鲜明度。无论是歌者的轮廓描绘能力、乐器演奏时的细微讯息,KSL—M7都毫不吝啬表现出来。音质在爽朗中夹杂著芬芳醇香和高雅气质,这应该是所有Kondo产品共有的特色;音色明亮光滑流畅,中高频的轻快曼妙,以及空间内层次井然没有一点相位混乱的效果,证明了Kondo「简单就是美」的音哲学。



低频方面Kondo所追求的是自然而不夸张,有足够力度与控制力,线条乾淨凝聚而快速,而不是,摊烂泥在那里。与参考机Bladelius saga前级相比,它的速度与爆发力丝毫不逊,但Kondo低音多了几分弹性与柔软,不会那麽的阳刚鲁莽。Kondo谈不上多澎湃的气势或震撼的低音,它换用另一种方式,以栩栩如生的音场空间感来吸引人,在低音快速敏捷的描绘下,音场的相位正确不乱.弦乐的重播非常自然,擦弦的松香味仿佛会浮出画面。这部前级刻划的人声与乐器结像立体而逼真,没有过肥油赘肉,也不至于精瘦排骨,在几对落地箱中都能呈现正确合宜的人声与乐器比例。背景的寂静程度也是本机值得夸讚的优点之一,开到最大音量噪音几乎不可闻。KSL—M7的全频连贯相当完美,特别是自高频到极高频的延伸,都充分将「纯银主义精神」表现得一览无遗。

高频固然迷人,不少发烧友更是喜欢Kondo的中频,那种轻轻鬆鬆的,不费吹灰之力,多一分太浓,减一分无味的特质,在KSL-M7身上也得到很好体现。细緻、柔美、鲜明、通透、立体等等形容词都能套用在它的表现上。重播人声时歌唱者的嘴型变化,歌声情绪的抑扬顿挫,旋律的跃动感都会让人竖起大拇指。
日本Kondo,KSL-M7,前级

相关评析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