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en TT5黑胶唱盘:别轻易尝试
2019/5/6 11:15:02
|
自从上次访完田昌政独步全球的创新设计—专访Tien Audio田昌政之后,我便对他设计的TT5黑胶唱盘充满兴趣,因为现今的黑胶播放技术已如此成熟,他还能有新发现,实在不容易,不仅如此,据他透露,在TT5之后他还有其他新产品会发表,而且同样是没人做过的技术,实在令人期待。但事不宜迟,就先让我来介绍这款让人想跳坑的TT5吧!
一套黑胶系统要唱得好听,并能符合Hi-End音响的严苛要求,唱盘、唱臂、唱头与唱放这四个部分缺一不可。单就唱盘而言,一台好的黑胶唱盘必须做到两件事,一是转速必须精准、稳定,声音才会准;二是震动要低,以免震动传到唱片上,再一路传到唱针、唱头、唱臂、唱放而影响了声音。只有两件事要解决,这样看来,黑胶唱盘应该不难设计吧?事实不然,否则那些知名进口唱盘岂能卖到数万美金,更何况还未必就能根绝这两个问题。那田昌政用了什麽办法?那就是三马达皮带驱动与轻质量转盘,让TT5在如此简洁的构造与相对低廉的价位之下,就能达到极为优异的表现。
目前市场上多数黑胶唱盘皆采用皮带驱动的方式将马达震动隔绝于转盘之外,因为马达震动不会透过皮带传到转盘,不过,皮带驱动又衍生出两个问题。第一,皮带的张力不均,造成马达的准确转速不能同步传到转盘,而造成转速不稳。一般的解决方式是用很重的转盘,以重量产生的惯性让转盘维持稳定自转,但这又有另一个问题,就是重盘会蓄积共振,且不易消散,造成厚声的错觉,其实是中频突出,两端的延伸与细节变差。轻的转盘反而不易共振。当然,重盘的共振也不是不能解决,例如可以改变转盘的形状、材质,或是在内部添加不同材质的东西,藉以调谐共振或改变共振频率,可是这样又会让成本增加,而垫高了售价。第二,单马达皮带唱盘只从单侧驱动转盘,会引起晃动。这是因为轴承与轴承套做得再精密,一定有缝隙(不然轴承放不进去),当皮带从单侧拉动转盘时,轴承就像在轴承套内转动兼滚动,因此会产生晃动,也就是震动。
如果田昌政也想做皮带驱动唱盘,势必躲不掉上面这两个问题,他如何处理?
首先TT5采三马达驱动,藉由一条皮带从三个方向将转盘夹在中间,让轴承也处在轴承套的中心,晃动大幅减少,震动自然减至最低。而且TT5只用了一条皮带,皮带与转盘接触的面积最小,因此皮带传至转盘的震动也最小。此外,这三颗马达并非固锁在马达槽内,而是各自藉由三个硅胶环悬吊起来,是浮动的,会因应皮带张力的变化时时刻刻调整牵动的力量,可适应皮带张力不等的状况,因此转速更稳定。马达靠硅胶环悬吊,马达的震动也不容易传到基座上。还有,三颗马达一起驱动转盘,每颗马达需负责的扭力更低,震动也会变小。
问题是,有一好,没两好,三颗马达的转速势必不同步,要如何处理?三颗马达产生的震动一定大于一颗,怎生解决?转速不同的问题必须靠大量马达筛选。田昌政告诉我说,筛选不是几十颗马达可以搞定的,有可能60颗只能筛出一套合乎要求的马达,他用超过两千颗下去筛,不仅配对率更高,也能挑选出稳定度最好的马达。配好对的三颗马达转速不会完全相同,但只要低于人耳能分辨的误差范围就好,只是测试与配对方式以前没人做过,也没有范例可循,只能自己摸索,田昌政花了很久的时间才想出配对的测试法。那挑剩的马达怎麽办?他目前并没有做单马达机种的计画,所以挑剩的马达也只能直接淘汰了。
TT5以三颗马达透过仅仅一条皮带驱动,皮带与内盘接触的面积极小,因此摩擦力大幅降低,传递到内盘上的震动也最低。此外,皮带从三边将内盘夹紧,让轴承居中,也可大幅减少晃动的发生。
至于三马达震动比较大的问题,田昌政的解决方式更令人匪夷所思,居然是靠写程式!他说,马达一定会震动,难以避免,但只要把马达震动控制在唱针震动的最高频率之外,就可以降低对声音的影响。TT5采用数位控制的DC无刷马达,可藉由控制马达转速的程式来调整震动特性,田昌政将马达震动设定在10kHz以上,高于唱针震动的最高频率,就听不出马达震动的影响了。不过此法仅限于数位控制的DC无刷马达,AC同步马达就办不到。
数位控制马达也让TT5的转速更精准。田昌政请博士工程师设计控制电路并转写程式,已经可以非常精准地控制三颗马达的转速,加上马达都经过严格配对,因此三颗马达的转速误差已低于人耳能分辨的范围。综上所述,TT5不仅比别人的皮带盘转得更准,而且震动更低,对于黑胶唱盘的两项要求可说是高分通过。
TT5马达转速做到很精准了,皮带张力不均的问题也藉由马达悬吊与单皮带设计获得解决,不用再靠重盘的惯性才能让转速维持稳定,因此TT5可以使用质量轻的转盘,一举解决重盘容易产生共振的问题。不仅如此,TT5标配的转盘更采用特殊Delrin材质,这是美国杜邦公司开发出来的一种工程塑料,化学名称是POM,重量和压克力差不多,但阻尼特性更好,拿来做转盘比压克力更适合。轻盘的好处还不止如此,不仅马达扭力可以降低,而且从静止状态很快就可以达到应有的转速,要停下来也快,使用上更为方便。
每颗马达透过三个硅胶环悬吊起来,是浮动的,会因应皮带张力的变化时时刻刻调整牵动的力量,可适应皮带张力不等的状况,因此转速更稳定。
再来谈到轴承,TT5采用了最新的超精密磁浮轴承。有多精密?田昌政说:「最贵的盘大概也就这麽精密了」。TT5的轴承为陶瓷烧结,钢质轴承套则是依照轴承的尺寸手工打磨,也就是说轴承与轴承套是配对的,一个对一个,不能互用,这样才能把公差做到非常小。此外,TT5的内盘为磁浮设计,当内盘放入轴承套时,轴承并不会抵到轴承套的底部,用手轻压转盘,可以发现有个间隙,手一放,内盘便会回弹。
磁浮轴承并不是田昌政头一个做的,别家也有,但并不是只要用了磁浮轴承就一定好听。田昌政之所以采用磁浮轴承,是因为TT5以三马达驱动,可将转盘夹在轴承套的中心旋转,不易产生晃动,但一般单马达皮带盘是将转盘拉向一侧,配上磁浮轴承反而更容易引起晃动,而产生噪音。也就是说,因为TT5有三马达驱动,才能真正享受到磁浮轴承摩擦力低的好处。
TT5采用超精密磁浮轴承。画面中白色的就是陶瓷烧结轴承,周围有磁铁。
轴承座与轴承套。钢质轴承套是依照轴承的尺寸手工打磨,也就是说轴承与轴承套是配对的,一个对一个,不能互用,这样才能把公差做到非常小。
接着来谈TT5全球首创的扭力调整功能。TT5具有高、中、低三段扭力,可依不同年代、不同制作方式的黑胶唱片调整,唱出唱片最好的声音。令人好奇的是,为何田昌政会想到在马达驱动扭力上做文章呢?田昌政说,先前他因为好玩,用三种扭力播同一张唱片,录成数位档案放到网路上让大家试听投票,结果三种都有人投,看不出哪种扭力最受欢迎。虽然没得到答案,但可以知道的是,扭力确实对黑胶播放有影响,因而开启他想研究扭力的念头。
后来他又发现,唱片沟槽的形状并不全都是我们印象中的三角形,其实有些像梯形,形状会因母盘制作方式而异,例如早期以蜡盘(wax master)与漆盘(lacquered master)制作母盘,压出的唱片沟槽比较接近梯形,而目前最大宗的DMM直刻母盘,沟槽才是三角形。至此总算得知,马达扭力之所以影响重播的声音,是因为唱片沟槽的形状,不同形状要用不同扭力来「刮」,才能「刮」出最大的讯息量。
唱片沟槽形状并不都是三角形的,形状会因母盘制作方式而异,例如左边的蜡盘(wax master)与中间的漆盘(lacquered master)制作的母盘,压出的唱片沟槽比较接近梯形,而目前最大宗的DMM直刻母盘(右边),沟槽才是三角形。
过去大家并不知道扭力应该做多大,不过,大家知道刻片机的扭力是多少,因此在设计黑胶唱盘时,便将扭力做到和刻片机差不多,以为这样就是恰当的扭力,但那个扭力对唱片重播而言相当大。田昌政经过不断测试与试听,他发现扭力其实不用这麽大,小一点更好。多小?说数字大家可能不易体会,这样说好了,TT5的高扭力档大概就是一般市售皮带唱盘常用的扭力,中扭力档已低于一般皮带盘,低扭力档更是低到极处,再低就会失速。
依田昌政测试的结果,DMM唱片,也就是目前最多新唱片使用的母盘制作方式,用低扭力最好听,不仅能把三频表现得最平衡,且高频与低频的细节、层次与延伸都会变得非常完整,TT5的低扭力档便是专为DMM唱片而设。若用高扭力听DMM,中频的比重会增加,音色变厚、便浓郁,也就是会有更丰润的大家所谓的「黑胶味」,但上、下两端的表现也因此会被掩盖,而减损了音乐活生感与音场开放性。那中扭力与高扭力是给什麽唱片用的?自然就是老唱片了,例如DECCA唱片用高扭力听,更能感受到当中扎实的力度、浮凸的音像形体、丰富的音场层次,以及正确的空间氛围。
TT5的外观基本上是因应功能需求而设计。整体造型由数个圆形构成。最大的圆形底座内藏数位控制电路,可精密控制三颗马达的转速与扭力。前方两个小圆盘,左边的小圆盘是电源开关与三段扭力切换,转到电源符号是关机,往左转依序是低扭力(L)、中扭力(M)与高扭力(H)。右边的大圆盘可控制启动/停止与转速,轻按一下即启动,再按则停止,往左转或往右转可切缓转速,TT5提供33转、45转与78转。但大圆盘周围没刻度也没标示,怎知道切到哪个转速呢?原来大圆盘下半部会发亮,33转是红色,45转是紫色,78转则是橙色,或许颜色不太好记,不过只要记得33转是红色就好了,红色时往右转一格是45,再转一格是78,再转一格又回到33。我觉得这两个转盘的设计颇为巧妙,尤其是右边的大圆盘,随意压一下就可以启动或停止,对于每天反覆操作而言十分顺手
左边的旋钮调扭力,右边的调转速。不同转速时,旋钮下半部会亮不同颜色,红色33转,紫色45转,橙色78转。
底座上有三个粗大的圆柱,内部各安置一颗马达。圆柱上有一块圆形盖板,用来固定轴承座,盖板底下即可锁定唱臂座。TT5最多可安装三支唱臂,唱臂座的结构十分单纯,就是一块长条型铝板,要订做也十分容易。
TT5通体烤漆,让人看不出也猜不出是什麽材质,事实上,你从照片上所见红色的部分,全部使用铝合金制作,银色内盘也是金属的,只有转盘是POM工程塑料,因此整体重量非常沉重,结构非常强固,抑制谐振的效果也相当好。值得一提的是,TT5底下一口气用了四颗Stillpoints避震锥,每颗要价一万多元。田昌政告诉我,这个避震锥的效果非常好,一装上去他就不想换下来了,干脆直接列为TT5的标准配备,省得自己还要开发脚锥。
不同扭力下的转速还可微调,以求得最好的精准度。
絮絮刀刀讲完TT5的各种开创性设计,终于要来叙述声音了。田昌政这次一併附上也是他设计的Viroa单点支撑臂,唱头则是他代理的Hana ML MC唱头。TT5来的时候通通都装好、调好了,因此我只要接上唱放就能开听。为了迎接娇客,我这个只听数位的CAT族(以电脑做为讯源)特地向美德声借来Stein Music Stateline Phono 2唱放,然后依照田昌政的建议将阻抗从500R开始听,再上、下各一格尝试,找出最适当的阻抗。
整套TT5让黑胶聆赏变成一种既简单、轻松又美好的享受。TT5操作时几乎不用等待。它的转盘很轻,惯性极低,因此即便是低扭力档,从静止转到正确转速,或从转动到静止,都非常即时,让换片、播放的动作一气呵成,不必等待。此外它的体积比一般唱盘来的小,也更容易摆放。
这是田昌政设计的Viroa单点支撑臂,声音非常活生,而且频响开阔,细节生动,买了TT5一定要配Viroa,才是相得益彰。
我手边的都是新发行唱片,所以我毫不犹豫就把TT5调在低扭力开始试听。以巴哈为小提琴与键盘乐器而作的6首奏鸣曲黑胶(Michèle Auclair与Marie-Claire Alain演奏)为例,让我瞭解到田昌政所说「低扭力更能重播出完整的高/低延伸与层次」之意。我的喇叭是Aurum Cantus Grand Harmony,搭载气动高音与丝带超高音,高频是它的强项,至于低音则有两颗8吋单体,低频表现也不含糊,播放这张小提琴与管风琴合奏黑胶,透过TT5我听到开放而自然的空间感,以及清晰且轻鬆的两侧延伸。管风琴低沉、浑厚,但绝不浑浊,而是具有绝佳的形体与线条,稳稳当当地在背后铺陈。小提琴在前,不仅光泽明晰、优雅,也能清楚展现弓毛刮擦的细细质地,略带些许黏滞,音色真确又甜美。有时管风琴一次弹出好几条声线,再加上小提琴,几个频段的声音既融合,又不失清楚的分离度,可见TT5对于表现声音的层次,可说是易如反掌。
接着播放2016年高雄音响展示范黑胶,收录钢琴家颜华容的音乐会实况。TT5播出的琴音好纯粹,一点杂质都没有,兼有丰富的水润感,既干净、精致,又滑顺、圆融,有很棒的流动感,音色甚至有种发亮的感觉,非常吸引人。此外,由于声音极为通透,我与声音之间彷彿没有隔阂,让我不仅听到美,更听到真。
透过颜华容的现场录音,我发现TT5的另一个优点:优异的动态。颜华容的演奏,轻重之间的对比十分清楚,听得出她将强弱与快慢控制得很好,尤其是骤起乍落时,重的触键声一下子就送出来,可见TT5与Viroa唱臂的灵敏度十分优异。不仅强的地方弹得精彩,弱的乐段也很活生,起伏依然鲜明,我想,这就是因为TT5的震动低,噪讯低,因此唱片沟槽内极微弱的震动也能保留下来,才能让弱的地方也能如此生动。
换个节奏强烈的音乐吧!我放上无限融合乐团的「Groove Machine」黑胶,大开大阖的动感立时展现。这样的感受岂是一个爽字能够形容,低扭力绝不像字面上给人的感觉,好像是加速无力的汽车,软绵绵、慢吞吞的,事实上,我听到的是生猛有力的大鼓踩踏,速度反应一流,暂态快极,噗噗声短促又清晰,力度鲜明而直接,轮廓交代得一清二楚。除了大鼓与贝斯,高亢嘹亮的萨克斯风与电吉他也有凝聚的声线,尤其萨克斯风的音质很有密度与质量,让吹奏更显带劲,也把融合爵士应有的快意奔放展露无疑。
接着我播了一张特别的唱片,就是经过奈米镀膜处理的2017年高雄音响展示范黑胶 — 「史寇达台湾纪念专辑」。这张闪耀着金属光泽的黑胶,我一开始先用TT5的低扭力播放,声音依然具有非常好的活生感,音色亮着光芒,而且空间残响绵密,足见细节极为丰富,不过,当下我也觉得这音场似乎有点飘散,声音不够凝聚,琴音的主体性较弱,厚度有点轻薄,让我有些抓不到重点的感觉。为何如此?难道是因为奈米镀膜唱片表面的摩擦力较低所致?于是我将TT5的扭力转到中,声音立时改观,不仅钢琴音粒的厚实度、重量感都来了,触键更为果决,而且音场往中间凝聚,音像更浮凸,实体感更好,音色也更显饱满与润泽,重点是,细节量与音乐活生感未减,声音依然具有生气。这让我想到先前参加高雄电器公会举办的镀膜唱片发表会,主办单位曾说,镀膜唱片的摩擦力较低,针压要适度提高,看来TT5不需要调针压,只要转一下前方的小圆盘,调整扭力,就能正确播出镀膜唱片应有的声音,真是方便!
这只是TT5略施小技而已,它更大的妙用是能正确重播所有唱片。我特地向田昌政借来几张老DECCA唱片,有古典的也有流行的,用不同扭力播放,看看声音有何差别。用低扭力播放时,说实话,听不出有什麽问题,只觉得声音颇为平顺,不过音像的凝聚力和实体感都较平,连起伏的能量感与活力也比较平,显得不是那麽有吸引力,不过基本上还是不错听。调到高扭力之后,差别来了,整个音乐画面立时浮凸了起来,音像更凝聚,质地更有密度,力度更显着,连音场的层次与深度都跟着拉开,彷彿色彩鲜明的水彩画变成了油画,画面有了更好的立体感。
要是用高扭力播DMM唱片呢?中频比例增加,厚度更好,韵味更丰,但相对而言,高频与低频的延伸有所限制,层次变化也没这麽好,会让气氛感与音乐鲜活感略减。不过,TT5的扭力该怎麽用,并无硬性规定,你可以依照本文建议的方式使用,或是把它当成调音功能,藉此获得更多样的听感,谁说不可。试想,不用调针压,不必换唱头,也不用调唱放的阻抗或容抗,转个钮就有不同的音色,是不是非常方便?
毫无疑问,试听TT5是一次令人难忘的美好体验,让我听过之后直想跳坑,也投入黑胶的怀抱。它没有神话,也没有似是而非、难以理解的原理,而是运用简单可行的方法,加上自行开发的软体技术以及在地的精密制造加工能力,有效减低了黑胶唱盘恼人的振动问题,又能兼顾精准的转速,让黑胶播放有个足可信赖的基础。不仅如此,TT5更具备独步全球的崭新创见 — 扭力调整,让不同制作方式的唱片沟槽内隐藏的讯息都能被完整揭露,如果你已经拥有为数众多的各时期唱片,纳更应该有一台TT5,才不会枉费了你的精心收藏。最后,好意提醒一下,别轻易尝试TT5,请做好准备再去试听,我的意思是荷包的准备,因为听过之后就会很想要,这时立刻埋单打包带走,才不会事后朝思暮想。
Tien TT5
型式:皮带驱动黑胶唱盘
马达:数位控制直流无刷马达
相关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