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欢迎来到遛音响6HIFI 请登录 免费注册
400-068-4885
音响评析

瑞士 CH Precision A1立体声后级功放 -服了!真正的好功放

2019/8/27 14:49:29

|
7948

CH Precision A1是截至目前为止,我听过最好的后级之一。虽然它每声道才100瓦,但它所表现出来的驱动力、动能、瞬时反应远比一般200瓦、300瓦的扩大机还好,而它惊人的解析力更是无与伦比,那是一种非常自然、丝毫不强调但又清楚万分的解析力。还有,它的乐器形体饱满凝聚异常,简直就像着饱涨的水球,充满弹性。尤其,它的低频段表现更是让人无法不竖起耳朵,听过才知道什么是真正好的低频。当然,它的音质更美到无以复加。像这样的扩大机真是罕见啊!

与众不同的后级

Al的箱体跟他家数位讯源相似,中央一个OLED显示屏,左边一道弧线,右边则是五个小按钮,由上而下分别负责Standby(长按)、静音(短按);上箭头;OK;下箭头;Cancel。这几个钮就可以让您进入选单内,以上箭头或下箭头来改变数值,达到您想要的增益、负反馈或四种不同扩大机的使用方式,而这些调整动作都靠机内的DSP来完成,目前市面上有这种设计的后级我还没看过,绝与众不同。

Al的设定选单包括Audio Setting、Display Setting、Shortcuts、FactorySetting、Installed Options、Network等六大项,其中跟直接使用最有关系的就是Audo Setting,内中又分为Global Feedback、aock Source、Input、Amplifier Mode、Gain等五项,一般状态下不必更动,原厂已设定好。唯有您想改变扩大机使用模式或调整增益、负反馈时才需要进入调整。

在箱体左右二侧上方各有一条缝隙开口,那是用来降温的,而在顶盖上有四个圆圈,跟他家数字讯源一样,是用来跟他家其他器材迭放时用的避震系统,使用时要转开圆盖,另外安放避震支柱,让迭放的器材脚座直通,没有跟机体接触。A1的OLED面板可以显示一些基本数据,如立体或单声道、Balanced XLR或RCA输入、增益、负反馈量,输出功率瓦数、以及温度等等,这也是一般后级所没有的做法,很新颖,而且超越时代。

来到背板,二组与众不同的喇叭线接端分置左右。再来由左开始有一个Ethernet与USB端子,Ethemet端子是连接控制板用的,而USB端子则与计算机连接,升级软件。再往右是电源开关,接着三个端子都是接地端(数位线路与模拟线接地)。接着是二块插板,那是左右声道的插板,插板上各有—个RCA输入端、—个BNC输入端,以及XLR输入、输出端各一。奇怪,后级为何要有输出端子呢?那是用来跟另外一部A1连接用的,可做多声道使用。

原来散热片藏在里面

打开A1顶盖,才发现原来它是有散热片的,左右散热片就跟一般后级一样,不同的是Al把散热片以密封箱体封住了,如此一来反而形成以整个箱体散热的情况。如果仔细看散热片,就会发现每个散热片底下都有二个小散热风扇,这是万一机内温度过高时强制敔动散热用的,不过实际聆听时我从来没听过风扇声音,只是整个机壳都是温温热热的。在此稍做补充,A1内部正常工作状态下,偏压是调在倾向A类放大的,如果DSP测得功率输出晶体温度太高,殷动风扇之后仍然无法降温,就会强制把偏压转为B类放大。假若偏压已经调整成B类放大而温度仍然无法下降,就表示内部可能出了问题,此时就会自动转成待机状态。降温之后再度开机,如果仍然遭遇前述相同状况,那就要送修。这种机内保护机制也是跟一般单纯的自动关机不同。

定眼望去,一个很大的1,200VA环形变压器稳坐中央位置,这样的配置是最理想的,不容易引起箱体振动。再来箱体四个角落就是他家特殊的筒状避震连接座。当您想把他家器材上下叠放时,这个设计可以完全隔离上下机器的振动。

在机箱的前方,二个Mundorf大型滤波电容矗立着,二个大型滤波电容以无氧化铜片连接,中间还夹着一个小变压器,负责待机电源。整流线路、输入级与驱动级安排在后方,功率级线路板分立左右二边,与散热片直接锁住。而在机身的最后方则是插卡设计的空间,方便用家不同的应用。

四种不同的运用

A1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设计,那就是功率输出可以有四种不同的方式,第一种就是一般立体声后级的输出,每声道输出100瓦(8欧姆负载)。第二种是把立体声桥接,买二部当作单声道后级(不过2014年CES他家已经推出M1单声道后级,每声道200瓦),此时因为桥接,每声道输出高达350瓦(8欧姆负载)。第三种与第四种则是双扩大机疗法的设定,也就是Bi Amping,左右声道可以设定分别驱动喇叭的中高音与低音,而且又分为Passive被动与Active主动二种。为了让双扩大机疗法更有「疗效」,中高音与低音这二路可以分别设定负反馈量。例如中高音可以把负反馈量设定为零,取其没有相位失真,而低音可以设定适当的负反馈量,增加扩大机的驱动力与控制力。这样的设计我是第一次看到,可见设计者真的内行。

可以分别调整负反馈与增益

由于可以设定不同的扩大机用法,所以A1背板上也有插槽设计,可以更换不同的模拟输入模块。模拟输入端的线路采用纯A类、零负反馈分砌式设计,噪音极低,瞬时反应,而输出级设计与众不同,它在输出级的前端先有一个A类放大的驱动级,后面再接上AB类放大的随耦级。负反馈设计更是特殊,可以设定使用局部负反馈,或整体负反馈,或二者混合,这种可以调整负反馈的做法是为了要让搭配的喇叭都能得到最佳效果。一般而言,想要让高频段拥有极佳的瞬时反应与更多细节时,整体负反馈的量要少,而如果想要让低频控制力更好,则增加整体负反馈的量。还有,A1每声道的增益都可独立调整,范围24dB,每一级0.5dB,方便与前级的搭配。

A1扩大机内设有复杂的监控线路,维持温度、峰值输出在最佳状态,并监管整个线路是否稳定工作。零件则采用最高等级,例如电容器用的是前述Mundorf的四极电容,喇叭线接端用的是Argento,内部配线也是Argento。Argento是丹麦一家高级线材附件制造厂商,创立于1991年,很少看到其他扩大机使用这家高级产品,看来CHPrecision是「无所不用其极」,把最好的都用上了。

外观

Al的箱体做法跟他家Dl、Cl如出一辙,面板中央是OLED显示幕,左边有一道弧形,整个箱体正面上面看不到一根螺丝,真是标准瑞士的高级工艺。

搭配自家讯源综效加倍

聆听A1的场地在我家开放式大聆听空间,此间代理商为了搭配A1,特别把他家Dl、C1数字讯源送来,还有Transparent的Reference系列数字线、讯号线、喇叭线与电源线。天啊!光是D1、Cl就要多少钱了?还有那整套Transparent线材更是售价不斐。不过我也要老实说,Transparent线材做得真的好,如果您喜欢的是紧实密度高、高频段抓得住、低频段弹性佳、音质又好的线材,Transparent的确是必须考虑的首选之一。

聆听过程中,我先用SpectralDMC30SS前级搭配A1,数字讯源使用我的Sony XA9000ES当作转盘,接WeissDAC202,喇叭用过AER Momentum,Audioplan Konzert 3,以及Pioneer S-Iex,最后才是用整套D1+CI搭配A1。由于CI内建前级与音量控制,可以直通A1,这样又省下一部前级。而喇叭最后决定使用AERMomentum,取其音乐规模感最庞大,低频段弹性最佳。

本来我是想试试看搭配其他厂牌时,A1的表现如何?至少会有不同的长处短处吧?我心里这样想着。可是,当我比较过后,根本就是全盘放弃搭配其他厂牌的做法,因为整套CH Precision的声音表现太惊人了,根本没有让其他数字讯源或前级有任何赢的机会。我可以这么比喻:搭配其他前级或讯源来写A1,假若此时的表现是100分,那么搭配整套D1+C1以及A1之后,整套的表现至少也有150分,我的意思是:搭配其他前级或讯源时,A1就是原本100分的。但是加上自家的D1+C1之后,A1的好会起加乘作用,变成150分的好。既然如此,当然就以全套CH Precision的搭配为定稿了。

小提琴怎么会那么甜呢?

参考软体:Robert Alagna并非什么「三大」男高音的等级,论嗓音的高亢无法跟帕华洛帝相比,论高中低音域的饱满也不是多明哥的对手,讲细腻也还差卡列拉斯一些。但,我们总不能一天到晚听所谓「三大四大」吧,Alagna的唱腔与感情很「人间」,跟我们距离很近,而且录音又好,值得大家轻松欣赏。(CD编号:DG 476 460-3,环球)

全套的CH Precision发功之后,效果实在太惊人了,拿Tacet那张「What About This,Mr.Paganini?」只听了第一首,就让人不知道要怎么形容耳里听到的声音。怎么小提琴会是那么甜呢?这种超顺畅超美丽的琴音好像沾着浓浓的蜂蜜,泛着金黄的光泽,每首小提琴独奏都那么的美,就算演奏的是相同的片段,听起来也是兴味盎然,一点都不觉得单调。您知道吗,想要知道一套音响器材有没有达到「好」的最低门坎很简单,没有什么大学问,就是用自己身体的感受来评估。如果听起来会让您觉得浑身舒服,那就是「好」,不过「好」是有等级区分的,好之上还会有,更「好」、「更更好」等等,这都可以从身体舒畅程度来感知。 A1听小提琴就让人浑身舒畅,那绝对不是,好而已,而是「非常好」。

听过「What About This,Mr.Paganini?」之后,接着听DG黄金录音精华CD1与CD2,从第一首Lakatos的辛德勒名单听起,那小提琴的音质就很美。第二首吉他的音质美不说,音乐中充满了活生生的弹性。第三首大提琴「如歌的行板」大提琴的音质一样是那么的美,而且声线紧密,密度很高。第四首一开始的小提琴音质还是那么美,次女高音的嗓音也是那么美,而管弦乐的总奏是那么的饱满而且有弹性。一路听下去,每首曲子都美极了,这可证明A1再生乐器与人声的音质都非常美,而且真实。来到拉摩管弦乐曲,您知道吗,那管弦乐不仅丝丝缕缕般清晰,而且又饱满又凝聚又有弹性,还泛出香香的古乐特有气息,真是美不胜收。

下一首李斯特的钢琴曲,每一个音符弹下去都激起无边的泛音。此外,低音弦的弦振充满弹性,高音键则是晶莹无比,中音键则扎实又圆润,而且音粒浮凸有立体感,这种钢琴音响效果真是美极了。第八首的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那小提琴竟然带着黏滞感,听了让人浑身有说不出的舒畅,好像吃了美味料理,让人控制不住想多吃几口。

总说一句,这整套CH Precision组成之后,音质之美无以复加,甜味与光泽灌入脑中让人中毒,而且音乐中一直隐含着宽松又紧密的感觉。请注意,宽松并非松垮垮肥大的同义字,凝聚里也会有宽松,而密度高重量戚重的地方听起来也会有宽松的感觉,宽松是音乐中很自然,没有压缩,没有紧绷,没有肥肿,一切听起来都还有余裕所营造出来的舒服听感。到底这是A1的特性呢?还是D1与C1都有的特性?在此我要说三部器材都有这种宽松又紧密的特性,但当这三部一发功时,这种宽松又紧密的感觉发挥到淋漓尽致。

音乐规模感大气宽广

再来我要说A1的音乐规模感非常的大器,宽广。听毛阿敏「天之大」中的第一首呼唤就知道。当管弦乐总奏发出时,低频段非常扎实,有重量感,而且量感充足,整个管弦乐的规模感庞大,而且稳如泰山,而那几下定音鼓更是庞大凝聚清晰又有弹性,鼓形浮凸,定位清清楚楚的在音场后方,好像撑起整个音场的大柱般。接下来第二首也是一样的大器磅砖,让人动容。老实说,光是听完呼唤与记号,很多人就应该会动心想买A1了,因为这种磅砖大器又清爽、富弹性、大鼓形体浮凸的管弦乐表现很少能够在其他扩大机上听到。而此时毛阿敏的歌声中频段饱满浮凸,位置不会退缩,站在喇叭第一线,这也清楚揭示A1的中频段量感充沛。其实,我应该说A1无论是高频段,或中频段、低频段量感都是充沛的,但并不是软烂浮肿无法控制的充沛,而是充满控制力的充沛,所以高频段不会因为量感充沛而规出来,中频段不会因为充沛而大到模糊,低频段也不会因为充沛而失去形体轮廓与弹性。


背板

Al的背板拥有Ethernet与USB端子,这是为了控制与软体升级而设。而输出端都采插卡式设计,运用灵活。喇叭线端子采用丹麦高级Agento,用料一点都不手软。

低频解析力惊人

紧接着我要考验A1的各频段解析力,尤其是低频解析力,我用的是「奔驰的美声」第一首。光是这首就能够窥知各频段解析力的表现,因为里面有复杂的各类管乐器,还有音场后方的大鼓,假若您听这些管乐杂乱聒耳,旋律线条不清楚,乐器质感不真实,铜管的低频与大鼓低频含混不清,那就是典型解析力不佳的症状。A1听起来如何呢?那木管铜管的合奏特别美又特别真实,每支木管铜管的旋律都很清楚,中低频又饱满、规模感又庞大,而且带着温暖。这样的表现代表A1的解析力非常好,而乐器的音色又很正确,所以才能产生会让人兴奋的木管铜管美感。再来,那大鼓用力打时,鼓皮与鼓槌接触砰的一声质感非常真实,而且可以感受到鼓皮的弹性,而当大鼓轻轻敲时,那松软低沈的震波有有如吐烟圈一般缓缓袭来,那种低频效果令人舒服已极。显然,A1的低频解析力非常优,才能让此处的大鼓形体浮凸,质感真实,不会像一般后级,低频量感不缺,但却缺乏让人听了会感动的大鼓真实感与3D立体浮凸感。

另外一首可以验证Al解析力的曲子是「奔驰的美声」第十一首梦的华尔兹,这是竖琴为主的演奏。老实说,如果府上背景噪音太大,您可能会以为曲中只有竖琴跟长笛,没有其他乐器。事实上爵士套鼓的钹跟Bass一直都,默默跟着伴奏,但因为音量实在太小声了,如果没有安静的环境,以及高超的解析力,您根本不会听到它们的存在,而A1不仅能清楚表现出它们的存在,还可以听出敲击质感,以及跟竖琴低音弦不同质戚的Bass音粒,这也是Al解析力高超的明证。在此我忍不住要多嘴一下,录音时把爵士套鼓跟Bass音量压得几乎听不到,这样的录音方式到底有什么特别意义呢?其实就算把套鼓跟Bass音量调大声,也不会影响主奏的竖琴啊,因为竖琴已经够大声了。会不会是混音时的失误呢?否则录音师没有理由要这样做啊!

瞬时反应快但又不急促

再来我要说A1的瞬时反应。听「奔驰的美声」第四首巴哈,小提琴协奏曲时,弦乐群的快速律动感充分显示A1瞬时反应的优异,那种律动感其实是众多演奏者细腻的演奏力度变化集合而成,如果瞬时反应不佳,优的律动感就消失了,而听第七首海登的交响曲时,那第一声管弦乐总奏突然发出来,好像突然出闸的快马,那么有劲,那么快速,但听起来却又不急促,不急躁,不会让人有突兀刺耳的听感。整首曲子听下来,乐团演奏时的力量完全透过Al表现出来,一点都没有衰减,没有钝化,没有软化,这就是很好的瞬时反应表现。

Al听钢琴时特别爽甜,高音键晶莹,中音键宽广铿锵,低音键扎实清楚,整体听来开朗又甜润。这种钢琴的特质其实就是A1整个高、中、低频段的特质,只不过听钢琴时特别明显。当我听Delos那张贝多芬钢琴鸣曲,热情时,低音键的震撼力惊人,那不是浑浊松垮庞大的低音键,而是清晰扎实凝聚规模感庞大又具有往下冲击的震撼力。

内部

Al的内部正中央坐著一颗1,200VA大变压器,滤波电容用高级Mundorf,还有一个小变压器负贵Standby供电,散热片隐藏在机内,底下还有散热风扇。

柔柔的嗓音还透出劲道

再来应该说人声表现了,拿大家最熟悉的蔡琴「金声演奏厅」来评价。二首曲子听过,就发现Al唱起蔡琴时声音特饱足,柔柔的嗓音中透出劲道,形体的轮廓很清楚,不是虚软的,不是浮肿的。听Halie Loren的「Full Circle」时,Loren的嗓音同样也是饱足有张力的,不过音域比起琴高多了,嗓音听起来充满光泽。综观二位女歌手的嗓音表现,二者的嗓音都是属于成熟型的,再次证明A1的中频段、中高频段都是饱满的。在听「Full Circle」时,无论是钢琴或脚踩大鼓,也都是饱满有劲的,音粒分明又带着弹性的,是有重量感的。老实说很少听到每声道输出才100瓦的晶体后级能够有这么扎实又带着重量感的脚踩大鼓。

女声测试过,接着是男声,我先听Roberto Alagna那张「Passion」,A1唱起男高音嗓音一点都不含糊,高亢中还能不紧绷,声音线条饱满不瘦,而且带着光泽。唱到中音域时感觉饱满异常,好像多明哥的形体般,中气十足。再来听Leonard Cohen的「Ten New Songs」,Cohen嗓音没有偏软偏老气,也没有比较年轻的倾向,而是带着清晰磁性、形体庞大的男低音嗓音,显然,A1的中低频与低频虽然饱足,但控制力很好,能够在饱满之余仍然保持清楚的轮廓线条,不会松垮。

A1的大提琴表现如何呢?当我听马友友那张繁花似锦巴洛克时,大提琴的形体不是胖的,是精壮的,凝聚的,擦弦质感真实的,而且还带着香味的。这种香味的感觉来自何处?来自大提琴的音质。马友友这张大提琴录音形体属于中性的,光用这张CD来评断可能不够,我又拿出2012年TAA音响展赠送的Blu spec CD,听过第二首与第三首大提琴演奏之后,再度验证A1的大提琴是精壮凝聚的,因为此处的大提琴形体不会膨胀得很大,擦弦质感也不会夸张得显出粗糙感,反而可以听出带点黏滞的感觉,写到此处,篇幅已经超过太多,但A1还有很多美处没有说到,只好请读者们自己去感受了。

真是服了CH Precision

CH Precision A1的音质非常纯,高频不仅甜美富光泽,还很清爽;中频段饱满圆润,乐器与人声听起来特别真实;低频段量足又有弹性。一切细节都清清楚楚,不会模糊;透明感特别好,解析力特别高。整体而言就好像您跟个性爽朗的人相处般,没有隐藏,没有暗晦,一切清清楚楚但又不会咄咄逼人。此外音乐还呈现出宽松的感觉,让人听了没有压力。不可讳言,A1的售价不低,但能够把一部100瓦的晶体后级做到上述的优异表现,我真的是服了瑞士CH Precision。

焦点

1箱体设计坚固精致,正面连一颗螺丝都看不到,四角还有特殊叠放避震设计。

2可以做四种架构使用,包括主动与被动双扩大机疗法,可说是真正内行的设计。

3音质特别好,声音饱满圆润,低频段有弹性,解析力特别高。

4一切声音细节鲜活清晰,但又很顺耳。

建议

如果搭配他家Dl、C1使用,最能发挥倍数综效,搭配其他前级当然也可以。

器材规格
类型:二声道晶体后级扩大机
推出时间:2013年
每声道输出:100瓦(8欧姆负载)
频宽:DC-45OkHz
总谐波失真:小於0.01%
讯噪比:优於115dB
外观尺寸(WHD):440×120×440mm
重量:43公斤

参考器材
讯源:CH Precision Dl
     Sony XA9000ES + Weiss DAC 202
前级:CH Precision Cl
     Spectral DMC30SS
喇叭:AER Momentum
     Audioplan Konzert 3
     Pioneer S-1ex

瑞士 CH Precision A1,CH Precision A1,CH A1后级功放,CH立体声后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