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欢迎来到遛音响6HIFI 请登录 免费注册
400-068-4885
音响评析

梦想成真的试听-试听 Audionet MAX 单声道后级

2021/2/21 16:56:22

|
2808

说起德国 Audionet,那可是我年轻时的梦想,而多年之后终于收到全套 Pre G2 与 MAX 后级,可说是让我「梦想成真」的试听机会。

二十多年前在代理商店面听过

话说当年还在读硕士班的时候,虽然有教育部提供研究助理的补助,加上兼家教的收入,只不过让我可以独立生活而已,想要买一套像样的音响难如登天,那时候我的书桌上摆著 JS 电脑音箱,里面的配线还有被动元件,被我改得乱七八糟,有时候改了好听,可也经常改得难听。

总之,那是一段 Lo-Fi 的音乐享乐时光,而也在那段时间里,我成为音乐与音响相关杂志的忠实读者,当学生为了省钱,几乎都在图书馆里阅读,光看当期杂志还不够过瘾,还去书柜里找过刊合订本,能找得到的都读,就这样种下了喜欢音乐与音响的因缘,那时候的我从没想过自己会变成音响编辑,专职写评论,只是对音乐与音响的相关知识,求知若渴。

光是读杂志纸上谈兵,只能过过干瘾,从文字与图片当中,想像音响器材的美声,心动了,就想跑音响店尝鲜,可是阮囊羞涩,又怎么好意思请音响店老板放音乐给我试听,所以当读者的时候,想像得多,实际行动的少,那时候 Audionet 就已经有 Pre 与 Pre I 了,当年的代理商在天母曾有店面,曾经硬著头皮走进店里询问,店家看我是学生,大概也知道我买不起,可是还是热心地放音乐给我听,让我开开耳界。几年之后退伍出社会,存了几个月钱,我买了 Pre 1,一直到现在,这部前级依然可以正常使用,只有面板的红色显示幕不太清楚,可见 Audionet 的机器确实耐用。

听 Pre G2 顺道借 MAX

Pre I 算是 Audionet 的入门前级,梦想当然是 Pre G2 前级,如果能搭配 MAX 后级更是美满,可是我却误打误撞,闯入音响评论的世界,不知不觉混了一、二十年,过程当中有好几次机会,在音响店听 Pre G2 与 MAX,但始终没有真正在自家试听空间,亲手把玩,直到两个月前才收到熊快乐寄来 Pre G2,我问代理商有没有 Audionet 后级可以搭配,于是安排 MAX 来听,但熊快乐仅有一套展示机,刚好在客人家试听,暂时拿不到,请我先听 Pre G2,等 MAX 回来之后再送来 U-Audio。

看来试听的客人很喜欢 MAX,等了一个月我还没看到机器,就先用 Papwarth M200 后级来搭配 Pre G2,评论快要写完的时候,MAX 到了,我短暂搭配比较试听,最后还是先把 Pre G2 的评论 写好,然后再来搭配 MAX,专门写 MAX 的评论。

二十多年几乎没有更动型号

Audionet 是一家很少更动型号的公司,MAX 在 1990 年代中期问世,至今依然维持 MAX 的名号,不过中间经过几度内部升级。这样的产品逻辑就像保时捷,经过了这么多年,911 依然是 911,而且外观一看就知道是 911,但是无论从引擎、底盘、悬吊到操控,性能大幅提升,但依然是 911,而这么多年来,MAX 也还是 MAX,但内部线路与用料则与时俱进。

最早 MAX 的萤幕是红色字样,后来变成蓝色字样,初代 MAX 登场时称为 AMP II MAX,使用三对 MOSFET 功率晶体,输出功率为 510 瓦,2003 年改版,变成 4 对 MOSFET,输出功率是 450 瓦,到了 2008 年之后,拿掉 AMP II 型号,直接称为 MAX,功率晶体一样是 4 对 MOSFET,功率变为 400 瓦。奇怪,怎么越做功率越小?不过 MAX 依然是威猛的驱动怪兽,8 欧姆输出 400 瓦,4 欧姆提升为 700 瓦,即使阻抗降低到 2 欧姆,功率还能拉升到 1,100 瓦,是不折不扣的德国驱动重装甲。

独家 Audionet ULA 超线性放大

MAX 搭载的放大线路,称为 Audionet ULA,意指超线性放大(Ultra-Linear Amplidier),这是 Audionet 自家研发的线路,与一般所谓的超线性放大线路略有不同,具备极低的失真与噪讯,根据原厂规格,MAX 的讯噪比为 -125 dB,而在 25 ~700 瓦之间,总体谐波失真低于 -106 dB,频率响应高达 0 Hz~ 500 kHz,这样的规格数据,就如同我看到 Pre G2 的 0 Hz~ 2 MHz 的频宽时,立刻想举手敬礼,向Audionet 工程师的坚持致敬。

Audionet 前身是做医疗器材,提供事关人命的设备,绝对不能出一点差错,从这样的背景转入音响产业,他们的态度依然没变,原厂标榜的「Scientific Magic」,就是要用严谨的科学精神,重现魔法般的声音。以 MAX 来说,原厂甚至说这是高度复杂线路,可是他们却要把扩大机推向「仪器可以测量范围的极限」,难怪会有这么漂亮的原厂数据。

超复杂的放大线路追求高速反应

MAX 的放大线路有多复杂?从输入级开始讲,MAX 使用低噪讯单片双 FET,架构串叠(cascaded)与靴带式增阻电路(bootstrapped)差动放大线路,后面再加上一个双串叠线路。怎么这么复杂?串叠架构是要去除细微的寄生电容现象,提升线路的工作线性,意思是说电路的反应速度会更快,而靴带式增阻电路可以提升输入阻抗,降低输出阻抗,这样就能加速讯号的流通,这一样是为了追求高速的放大线路。这个复杂的输入级,使用独立的 80 VA 环形变压器供电,而且正负半波各自有独立的线圈绕组。

(图片取自Audionet原厂)

输出级使用 4 对 MOSFET 功率晶体,主动偏压设定约为 0.6 A,输入电压使用差动 MOSFET 整流稳压,而且为了达到最高表现,正负工作电压完全独立,所使用两个 1000 VA 环形变压器,正负半波的电源供应完全分开,彼此互不相干,搭配 4 个快速大电流电容,总电容量达到 156,000 uF,不怕遇到大动态抽干供电水塘。

大功率后级就像超跑一样,输出能量很大,必须严密监控,MAX 使用微电脑单晶片,监控 MAX 的所有工作状态,包括直流、高频震盪、温度与过载,只要有一点点状况,微电脑会立刻切断电源,避免机器受损,或者烧毁音箱。

难懂,但都有道理

前面就已经说 MAX 使用了超复杂放大线路,相信我,就连我在研究原厂资料的时候,一样读得很累,因为每一个技术专有名词,我都得回头去查资料,看看这样的线路用意为何,然后再整理出比较容易懂的文字。

奇怪,原厂怎么都要把技术内容写得这么难?这样消费者怎么看得懂呢?可是,光是跟您讲 MAX 失真很低、工作噪讯很低、频宽很大,好像是 Audionet 吹牛,没有货真价实的技术底子,可是写了这么专业的放大线路介绍,却又很难懂,Hi End 音响的行销真困难啊!讲得深,一般人难以理解,讲得浅,人家觉得不稀奇,左右难为啊。

电子元件样样计较

其实不管线路复杂或简单,对音响迷来说,扩大机好听就好,不用管那么多技术,反正买机器回来是要听的,又不是要拆机研究,可是像 Audionet 这么复杂的线路,光是 FET 与 MOSFET 要配对,就得耗费许多人力。音响厂家要怎么做配对?全检全测,买进来的 FET 与 MOSFET 一颗一颗测量纪录,把数值最接近的配成对,光是这个人力成本,就不知道要耗掉多少。

再来,Audionet 对电子零件的选择相当挑,许多关键电子元件不是买现成的,而是找厂家订做。譬如 MAX 所使用的丝质电介质电解电容,就不是现成的零件,而是像日本订购的 Custom-made 零件,另外像是低损耗云母电容,则是像印度或中国的专门工厂订做,那四个大电流薄膜电容,当然也是订做品。

订做电子零件不简单

我每次写到订做零件,总不忘告诉大家,订做的难题是最低採购数量,像电容这类零件,没有上千颗人家不帮您做的,甚至有些还要 10 K(一万颗)以上才让您开规格订做,订做这么多数量回来用得完吗?没用完都是库存,都是成本啊!可是您认为 MAX 有办法卖成千上万台吗?当然不可能,可是为了追求品质,不得不订做零件,自然器材的价格拉不下来。

MAX 的内部配线使用金银合金导体,咦?很眼熟吗?没错,人家没把品牌讲出来,但是就是您猜的那个:Siltech,所以 Audionet 自家也有推出一些电源线,一样是金银合金导体,不过价格比较便宜,如果觉得挂上原版品牌的线买起来太贵,可以选 Audionet,不过他们家的线材型号比较少,可以选的款式不多。

RCA 输入端子选用 Furutech,内部多了一层铁氟龙绝缘,具备隔离噪讯效果,RCA 与 XLR 输入选择切换开关,採用镀金精密继电器,而音箱端子也是 Furutech,选用镀铑版本,不仅好看,镀铑也更耐磨,不怕您经常拔插刮伤端子表面。写到这里,您就知道魔鬼都藏在细节里,MAX 外表看起来厚重质朴,可是里面的细部可真是处处讲究啊!

音色淡雅少有自我主张

试听 MAX 的过程都在 U-Audio 的聆听室,前级用 Audionet 自家 Pre G2,音箱搭配 Wilson Audio Alexia 2,讯源使用 North Star Design 192 转盘、Telos EMP,以 Accuphase DC-37 做数位解码。MAX 的输出功率驱动 Alexia 2,对应 4 欧姆阻抗有 700 瓦,可说是绰绰有馀,轻轻松松,超高的频宽与线性的功率输出,听起来就是通透、自然、流畅,而且,Audionet 的声音个性很淡,没有太多自己的色彩,音色相当干净。

我想举 Eric Clapton 的「Unplugged」现场演唱会为例,开场的「Signe」从满场的欢呼声开始,录音工程师把欢呼声设定由小而大,好像乐手从后台走向前台,逐渐感受到现场的热力,然后拿起乐器试音,先是吉他,然后是爵士鼓,台上的人轮流试了一轮,台上的人还问了「400 or 300」,应该是效果器或音量的设定,Eric Clapton 还混了一段「Tears In Heaven」前奏,然后哈哈大笑......因为第一首曲子不是它。

Eric Clapton 手中的尼龙弦吉他弹奏出饱满的和弦,小鼓清脆的回应,引来三角铁的叮咚应和,Eric Clapton 的吉他和弦弹得饱满,还有重要的应和,就是台上另外一位吉他手 Andy Fairweather Low,他与 Eric Clapton 是英国老乡,不过作为巡迴搭挡乐手,注定是衬托红花的绿叶,MAX 把录音现场的舞台感,用清晰通透的样貌呈现,舞台热身时候的细节与对话,混杂著现场听众的欢呼声,音色比较暗一点,等到正式演出时,音像就凝聚地浮现舞台中央。

担任主吉他的 Eric Clapton,位置中央稍微偏右,而搭挡的 Andy Fairweather Low 相对更偏左,MAX 重现了很有线条感的尼龙弦吉他音色,两把吉他的层次清晰,可以听见 Eric Clapton 领军主吉他,乡村蓝调的饱满和弦进行,转折之际就可以听见另一把吉他和声走位不同,衬托 Eric Clapton 的吉他音色,撑开更饱满的声响,听众鼓掌还未止歇,Eric Clapton 一边谢场,一边试著下一首「Before You Accuse Me」的前奏,因为换吉他了,把尼龙弦吉他摆在一旁,换上钢弦吉他,音色变得清脆亮丽,声音更有张力。

用 MAX 搭配 Alexia 2 来听这场现场演唱会,真是过瘾极了,吉他的音色清晰又真实,强弱对比漂亮,Eric Clapton 在舞台上边弹边唱,脚也没休息,在舞台上打著节拍,MAX 清晰地把细微的舞台踏步声重现,让现场录音的气氛更为热烈,就像回到 1992 年的音乐会现场。

走入郑华娟宅录的闺房

我还想举「郑华娟的 Demo」为例,这是「总编私房CD」讲座的常客,我常说这是很少人会愿意买的 CD,因为当年卖的是正价版,里面只有 3 首歌,歌曲数量还不到正常专辑的三分之一,怎么会有人买?我当年先是买了卡带,然后才决定买 CD。什么是 Demo 带?词曲创作者录下来给唱片公司评估的卡带,「聪明糊涂心」后来让陈淑桦唱红了,而起源来自这张 Demo 带。

音乐开始是郑华娟口白「聪明糊涂心」,然后拿著尼龙弦吉他自弹自唱,当年的「宅录」可没有现在全数位的装备,还可以在电脑上分轨混音剪辑,而是用纯类比的四轨录音座,一轨给人声,一轨给吉他,另外两轨可以设定吉他 Line Out 与空间收音,从录音来听,我猜郑娟只有简单设定两轨,吉他与人声,调整好声音的平衡后,就开始录音了,所以声音听起来距离很近,很有亲暱感,这种小房间宅录的效果,用 MAX 来听,感觉更是亲暱真实,就像在郑华娟宅录的闺房听她唱歌。

跟著每一个音符仔细听,要知道,纯类比宅录可没有剪辑的机会,一个音都不能错,这张 Demo 带有没有出错,当然有,而且听得出来,但是这让录音听起来更为真实,用 MAX 反覆听了好几次,我想的不是 MAX 有多亲暱、多真实,而是想像当年郑华娟宅在家录音时,认真地对著麦克风自弹自唱,唱的是自己写的歌,全世界的人都没听过,而她要把 Demo 带寄给唱片公司,希望能够雀屏中选,证明自己的词曲创作能力,可以得到市场肯定。

纯类比的宅录听来亲暱

可是在录音当下,一切尚未发生,全世界没有人听过「聪明糊涂心」,只有郑华娟一个人,反覆对著录音机弹唱著,试图把每一个音唱好,把每一个吉他音符弹对,完成之后寄给唱片公司,等待好消息,可是,有多少 Demo 带寄到唱片公司没有下文呢?用 MAX 来听「聪明糊涂心」,脑海里浮现的是郑华娟宅录的样貌,而那个年代的宅录,与数位时代对著电脑 DAW 多轨录音,完全不同,必须全神贯注,一点错都不行,我不禁要想,在正式寄出的 Demo 带之前,郑华娟录坏了几次,才留下几乎没有错误的版本?

听 MAX,讲的却都是唱片的故事,因为 MAX 自己的音色很淡,很清爽,重现丰富的录音细节,但却少有音色的渲染,可以听见很纯粹的录音样貌,像是 Eric Clapton 的现场录音,靠舞台上数不清的麦克风,混音营造真实的蓝调摇滚录音现场,音色饱满浑厚,动态对比大,即便是「Unplugged」不插电,靠麦克风收音,还是能混叠出热闹又鲜活的摇滚现场,而对比郑华娟的宅录,动态对比小,只有人声与吉他,频率集中在中频,MAX 就收敛起音场,呈现宅录的近距离收音样貌,而且动态对比较小,展现真实的录音样貌。

钢琴三重奏的乐器位置与层次鲜明

真实重现录音样貌,是 MAX 引人入胜之处,譬如听皮耶丝、杜梅与王健合作的「莫札特钢琴三重奏 K. 496, K. 502」,听 K. 502 的第一乐章,MAX 就把钢琴三重奏的鲜活样貌,用清晰的乐器形体刻画呈现,钢琴位居中央,大提琴稍微靠右,小提琴在左,不光是左右位置,MAX 具有很高的声音密度,还可以听出乐器的高度,钢琴位居中央,右边的大提琴位置稍低,而靠左的小提琴位置较高,您看,这不就是钢琴三重奏的舞台位置吗?用 MAX 搭配 Alexia 2,鲜活的音乐场景就在眼前,栩栩如生。

用 MAX 来听莫札特钢琴三重奏,乐器的线条感漂亮,但不是特别柔美的样貌,而是富有线条感的分明层次,皮耶丝的钢琴流畅愉悦,而杜梅的小提琴则更有穿透力,王健的大提琴声线清晰爽朗,小提琴与大提琴一左一右,与中央的钢琴相互呼应,钢琴弹奏主旋律时,小提琴与大提琴帮衬,MAX 把三件乐器的形体,用精确的样貌重现,但没有刻意染色柔化,三件乐器清楚地重现在音场,刻画出精巧的形体比例,断音与连音的演奏表情分明,时而绵延,时而跃动,这些音乐家的演奏表情,MAX 用写实的样貌真实呈现。

加大编制,来听固尔达与维也纳爱乐合作的「贝多芬第三号钢琴协奏曲」,听愉快的第三乐章,钢琴引导的轻快主题,木管随之呼应,固尔达演奏的钢琴灵活跃动,右手旋律轻快,左手的分解和弦均衡地应对,左右手的力度均衡,用 MAX 搭配 Alexia 2,可以清楚听见钢琴高音部与低音部的平衡感,等到乐团齐奏主题时,管弦乐团的场面撑了开来,MAX 催出快速且干淨的低频,丝毫不拖泥带水,把管弦乐团的声部层次烘托得漂亮,一路衝到华彩乐段结束,一个切分音的节奏变化,告诉我们尾奏要来了,固尔达与维也纳爱乐火力全开,跃动的切分音展现了贝多芬典型的昂样面貌,精神抖擞地衝向最后的高潮。

听马勒挥洒自如

坐拥大功率单声道后级,怎么可以错过马勒?来听伯恩斯坦指挥维也纳爱乐的「马勒第五号交响曲」,听第四乐章柔情似水的慢板,弦乐群轻飘飘的旋律,仅有竖琴弹奏单音引导节奏,MAX 把弦乐群的飘逸柔美带出稍微明亮的色彩,而竖琴的拨弹颗粒感清晰,撑住了节奏,似乎让弦乐无边无尽的飘移有了跟随的方向。

浪漫的第四乐章慢板只是小菜,MAX 用安静的背景,衬托出弦乐群的层次,到了活泼的第五乐章,法国号开场,像是远方号角,这是马勒音乐当中常见的手法,然后依序是法国号、低音管、双簧管、竖笛陆续登场,带出带有田园风格的意象,第一主题之后是一段赋格,就是各个声部互相模仿堆叠,MAX 漂亮的音场层次,让赋格听来丰富但不会紊乱,音色越叠越多层次,弦乐、木管、铜管交替登场,变化虽多,但是 MAX 轻鬆自在地控制著音箱,音场层次鲜明,即便是大编制乐团,每一个声部的变化都相当清楚,到了乐章最后的尾奏,马勒让乐团火力全开,三角铁亮丽地妆点热闹的气氛,强劲的主题衝向最终点,绽放灿烂华丽的音色光芒。

名不虚传的 Audionet 当家花旦

很幸运,Pre G2 与 MAX 来到 U-Audio 约莫两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不仅陪我听音乐,还参与了编辑部的影片拍摄,用 MAX 来驱动 Alexia 2,其实并不是要随时火力全开,而是要得到更大的馀裕度,小音量时声音不会缩,强奏迸发要撑得住,还要维持大动态的轻鬆自在,MAX 的确名不虚传,难怪问世二十多年,依然是 Audionet 的当家花旦。

而且,经过二十多年磨练,最新版的 MAX 肯定性能更有精进,如果您是 MAX II 的用家(我很羡慕),可以比较看看新版差别在哪里,而如果是还没认识 Audionet 的新朋友,找机会试听看看,如果您想要的是一部音色端庄纯正,没有太多自我音色主张、速度明快通透的顶尖后级,MAX 应该是您爱的菜。

器材规格
Audionet MAX
型式:单声道后级
输出:400 W/ 8 ohms;700 W/ 4 ohms;1,100 W/ 2 ohms
频率响应:0 – 500,000 Hz (-3 dB)
阻尼因数:> 1,800 @ 10 kHz;> 10,000 @ 100 Hz
总谐波失真:< -106 dB at 1 kHz, 25 Watts to 700 Watts @ 4 ohms
讯噪比:> 125 dB
输入阻抗:RCA: 37 kOhm, 100 pF/ XLR: 3 kOhm, 100 pF
消耗功率:最大 2,000 W
尺寸:215 × 285 × 500 mm(WxHxD)
重量:38 kg(单台)
Audionet MAX 单声道后级 ,Audionet MAX,Audionet MAX 后级,HIFI后级功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