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欢迎来到遛音响6HIFI 请登录 免费注册
400-068-4885
音响评析

Meletzky的顛峰之作-德国 MBL 101 X-treme 四件式喇叭 落地箱

2016/4/28 14:06:49

|
11326


    MBL101 X-treme四 件 式喇叭是MBL的前任老板Wolfgang Meletzky退休前的最后作品,四年前当他向我们描述这套喇叭的雏形时,眉飞色舞,言语中充满期待,没有人想到他会那么快就退休。四年后,101 X-treme经过无数次的修改琢磨,终于成形推出,可惜,Meletzky也退休了。或许,他认为这对喇叭已经是他这一生的颠峰之作,完成之后,了无遗憾。就这样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潇洒的走了,连我事先都不知道他会在这个时候退出音响圈,很怀念每年台北Hi End音响展时他为观众播放音乐的身影。



数度改良,要求尽善尽美


    我第一次看到101 X-treme的成品是在2007年CES会场,当时的它看起来没有现在这么精致,支撑高、中音柱的是三根支柱,支柱之间以三角形扁铁块连接,也没有装上像Sonus Faber一样的弹性线「网罩」。第一次现身的101 X-treme照片读者们可以上网搜寻。有意思的是,MBL的官方网站上101 X-treme的照片新旧併陈,您可以看到2007年时的支柱模样,也有最后完成的四根支柱照片。当时,这对喇叭的中高音柱看起来有点单薄,外观也还有许多不够精细之处,不过,基本架势已经显现。
    2008年1月CES,MBL第二度展出101 X-treme,此时的101 X-treme已经改为四根支柱,连接支柱的方式也从三角铁块改为十字形,不过尚未有加上弹性线网罩。此外,低音柱每个低音箱体之间的间隔空隙也比2007年时缩小了。到了 2009 年 1 月CES,我在MBL的房间内并没有看到 101 X-treme展出,不过这并不重要,因为它早就在德国慕尼黑音响展或香港、台北的音响展中多次展出了,只要是MBL迷,大家都在等待到底什么时候会正式推出。老实说,101 X-treme早该在2008年就正式推出了,不过因为许多细节部分还想做到尽善尽美,所以一直延迟推出,一直到这次我终于看到最终完成版的101 X-treme了。


所使用的全套MBL器材。


采用二个101E的结合


    MBL101 X-treme的最终决定版,装上弹性线网罩的101 X-treme果然跟「赤裸」时给人的观感完全不同,没网罩时的它看起来有点单薄,加上网罩之后才产生雄壮的实体感,而且又不佔空间。虽然弹性线网罩可能来自Sonus Faber的「启发」,但我还是要说这样的决定是神来之笔。此外,101 X-treme的底座也跟2008年现身者有点不同,以前底部有「二圈」黄色的夹板层,现在则改为一圈,看起来高级多了。再来,就是表面处理更细致,更高级。老实说,整套101 X-treme的黑色烤漆搭配铝金属的葫芦单体,视觉效果真的不凡,让人有想掏出钱来购买的冲动。
    若从设计的观点来看,101 X-treme的做法其实很直接,也有其必然性。既然想设计出一套旗舰级的四件式喇叭,采用101E的延伸作为中高音柱是很自然的想法。不过,到底是要将101E放大呢?还是用二支101E倒着放?我猜Meletzky肯定思考过这个问题。将101E放大有振膜材料上的难处,那等于要重新设计一个360度辐射发声的喇叭,风险大,开发成本也高。如果学许多现成做法,将一对101E高音顶高音倒着放呢?这就容易多了,不仅101E是现成的,低音柱也可以从原本的主动式超低音中放大尺寸,整体开发设计的难度降低许多,而且成功率很高。既然决定中高音柱的做法,剩下的就是要如何将二个101E倒着固定?分音器要如何修改?还有网罩要如何设计?在此要告诉读者,101 X-treme所用的101E单体是从所有单体中挑选出规格最优者来匹配的,想自己买二对101E加超低音的音响迷可以死了这个念头。

    由于101E是360度辐射,因此四周不可能用太厚重的设计来支撑,这样会阻挡声波的辐射。唯一不会阻挡声波辐射的设计就是采用纤细但强固的金属柱来支撑,这也就是我们看到的四支支撑柱(原本只设计三支)。这样的设计有别于一般四件式喇叭的中高音柱,具有视觉上不佔空间的好处。


101 X-treme的「顶盖」,黄色部分是以桦木夹板层积而成,强固而且抗震能力佳。


101 X-treme的底座,同样也有桦木层积。


设有贴心的细微调整


    再来,为了美观,不可能将原本的二个101E底座留用,这样看起来外观会很怪,必须重新设计上下二个「底座」(其实上面那个应该称为顶盖)。这二个「底座」各有一层桦木夹板层积结构,用来强固MDF板制成的顶盖与底座,降低葫芦单体发声时的振动。远远望去,头对头相顶着的高音单体好像连在一起,近看才发现二个高音单体之间是用一块圆柱型铁灰色海绵塞着,这块海绵只是为了美观而设计,并没有太多奥妙。来到背面,除了喇叭线接端之外,还可以上看顶盖处有Low、Mid 、Tweeter的调整,Low档分为Smooth与Attack(比较有冲击力);Mid档分为Natural与Rich(比较丰满);Tweeter档分为Smooth、Natural与Fast。这些调整并非用电阻或电容,而是外部采用插线、内部则用银线、单结晶铜线、OFC铜线等三种线材来调配听感。不过,我看到小刘在Tweeter的跳线上加了一个东西作为调音之用。中高音柱除了可以看到的地方之外,顶部还有一个网罩,里面安置着一个1吋Scanspeak9700高音单体,而且还附有音量调整钮,那是做为辅助堂音表现之用,让空间感更好。对了,大家都知道101E效率大约 82dB,并不好推,现在每边用了二个101E,效率会不会更低?不会!中高音柱的效率反而提高到88dB,让扩大机可以更轻松的工作。


中高音柱頂端的分頻調整裝置。


漂亮的箱体,总共 12 个 12 吋低音单体


    再 来 看 低 音 柱。101 X-treme的低音柱无疑是我看过四件式喇叭最漂亮者之一,每个低音柱由三个独立箱体叠成,箱体材料看起来像是金属,其实是MDF,包括侧面的条状栅栏都以MDF制成,搭配上金属边条与凸出的螺丝,看起来真的漂亮。老实说,如果金属边条上的螺丝做成内凹隐藏起来,就破坏了低音柱的阳刚之美。表面上看低音柱的设计好像没什么,只是线条简单的箱体而已,但我相信每一处的收边设计都煞费苦心,否则看起来不会那么漂亮。每个低音箱体内都有二个12吋德国制造的铝合金振膜单体,低音反射式设计,一个声道就有六个12吋单体。这六个十二吋单体由二组300瓦后级驱动,每组后级负责三个低音单体,向左右侧面发声。内建的扩大机其实是以8011的线路为蓝本,这么说来,每支低音柱等于采用二部8011来驱动。内建的扩大机安置在中央那个低音箱体内,所以您可以看到散热片。除了散热片之外,还有Delay(-8ms到+8ms)、Q Factor(Dry 0.5-Fat 1.0)与Volume(-6dBr到+6dBr)的调整钮。Delay用来调整跟中高音柱的相位关系,Q Factor则调整低音松紧的听感,使用时必须配合喇叭摆位与音量大小来仔细微调。咦?怎么到现在都还没有看到分频点的叙述?难道分频点不可调吗?没错!101 X-treme的分频点固定在100Hz,每一个八度衰减18dB,最大音压109dB。分频点可调与固定各有好处与短处,MBL选择固定分频点,这是因应中高音柱特性的考量,不需多做解释。



低音箱体的四边都有金属角柱,上面的螺丝是突出的,具有阳刚之美。


十二大箱,重达1,000公斤


    MBL101 X-treme送到时,共有十二大箱,重达 1,000 公斤(当然是连包装,我怀疑到底是怎么包装的?怎么会那么重),其中低音柱六箱、中高音柱四箱、附件二箱。中高音柱从中一分为二,等于是二个101E头对头用四支支撑柱套好,四根柱子的接合处都以铁弗龙材料做缓冲。而低音柱则是一个个箱体叠起来,接脚处也是铁弗龙座。要将101 X-treme组装好并不困难,难是难在调声,他花了二个多月调声开嗓,认为已经可以入耳,这才敢请我欣赏。因为101E这种金属振膜喇叭的开嗓时间本来就比一般喇叭还长,所以二个月的时间其实还不够。我自己以前也听过101系列喇叭,用家买回去之后,肯定还要耐心等候一段时间,才能让声音成熟圆润。
    搭配101 X-treme的是什么器材?这还用说吗?图中地上满满都是MBL的数位讯源与扩大机,这些器材大家都认识,我就不多说了。或许有人会认为这样的搭配是生意经,难道其他厂牌的器材就无法搭配吗?在此我要说说我的经验,其他厂牌并非无法搭配,而是整套西装的MBL器材的确能够散发出别家所无的庞大、扎实、高密度、实体有重量感,又温暖的声音。假若您不喜欢这样的声音特质,尽管搭配别的器材,我相信应该别有一番风味。


MBL 6010D前级,相当华丽的外观,两个金色的旋钮简直是奢华到极致。失真小于0.0006%,重量35公斤


管风琴的震撼教育


    当天我们从「正常」的音乐开始听起,听贝多芬的小提琴协奏曲时,只觉得宽松无比,音乐规模感庞大,音场深远,录音现场的空间感真实得很,乐器的音质很好,并没有什么「震撼」。听过几张CD,特别播放一张慕特的录音,说以前从来没有听过录音中有那么多的低频噪音,他自己都在怀疑,到底是低音柱的强调?还是本应如此。我的看法是:很多录音中本来就存在着低频噪音,只不过大部分人所使用的喇叭低音单体不够大,不够多,扩大机输出功率也没那么大,因此即使可以听到录音中的低频噪音,也不会太抢耳或有压迫感。而当天听到的低频噪音很强,让人无法忽略,已经对欣赏音乐造成影响,我认为这有可能是低音柱音量调得过大的结果。
    再听过几张软体之后,挪威KKV唱片那张「EngleSkyts 守护天使」(FXCD 136),女歌手与管风琴的搭配一高一低,相当特殊,录音效果也相当好。不过,值得那么神秘吗?当播放第七首时,我整个人呆住了,无法想像的管风琴大能量好像巨大的风箱在吞吐般,强烈的空气震波从前方源源不绝涌来,那种感觉就好像在时速100公里以上时将手伸出窗外,真确的感受到空气流动的威力原来是那么的强大。我并不是说101 X-treme当时所发出的管风琴能量有如风速100公里的威力,但那十二个12吋低音单体所发出的管风琴能量真的吓人,难道这就是109dB音压的威力!

    从来没听过这么吓人的管风琴能量,对我而言是初体验。老实说,我不可置信的表情是由三种心情交织而成的:第一、101 X-treme的低频能量真的吓人。第二、我自己从来没有在这张CD上听过这么强的管风琴能量,而我用的喇叭并不小,二支喇叭共有4支12吋低音单体。第三、我怀疑低音柱的音量开得过大了。
    当天搭高铁回家时间已经很晚,不能开大声听音乐,隔天我找出这张CD,用自己的音响系统一听,管风琴是很清楚,但根本没有用101 X-treme所表现出来的那种震撼性能量。我一方面怪自己的音响系统不争气,无法发出109dB的超大音压;另一方面也更加肯定小刘可能将低音柱的音量开得过大了,但不可否认,大得真过瘾。这张CD很多人都有,但我想除非拥有四件式喇叭者,一般人应该无缘经历过这种慑人的管风琴震撼教育。


MBL 1621A转盘,就像外星人的飞碟一样震撼。重达30公斤,采用三点弹簧悬浮的方式进行工作,采用飞利浦CDM PRO特别版驱动装置。


宽松、规模庞大、扎实、密度高,有重量感,现场感


    回到当天场景。接着,当我听Crystal Cable那张「Arabesque」测试片时,第一首大鼓的能量吓人,其震撼力绝非寻常喇叭可以发出,不过此时的鼓形有点模糊。第二首的钢琴非常宽松,琴音真的可以用珠圆玉润来形容,而且每一个颗粒都有重量感。第三首中可以听出101 X-treme的速度反应非常快,节奏变化有如刀切豆腐般的乾淨俐落,真不简单,在那么多的低频量感烘托下,还能有那么快的暂态反应。
    听 过「Arabesque」, 我 拿 出Accuphase第三张测试片。这一听,我开始感觉到101 X-treme在弦乐与管乐方面还是带着一些火气,这是新喇叭常见的,需要时间来熟成。即使如此,仍然可以听出101 X-treme在音质方面的成就。再来听「Blue Port Jazz Sampler」,此时,从爵士乐的演奏中,我可以确定低音柱的音量的确开得太大了,要不就是聆听空间的低频驻波作祟,因为爵士乐演奏中的Bass与脚踩大鼓、萨克斯风该有多大的能量,多大的形体是有标准的,我耳中所听到的这些乐器量感的确超过正常表现。尤其当低频量感太多时,Bass与脚踩大鼓该有的乾淨俐落通常会被拖慢,或倾向膨胀模糊。
    当我听「守护天使」时,我的「感性」希望低音柱的低频量感调得那么大,让我享受低频按摩的快感;而当我听爵士乐时,我的「理性」却要求低音柱的音量要调小些。其实,四件式喇叭就是有这种好处,低音柱的量感可以视用家的爱好或不同音乐的需求做灵活调整,让各种音乐都能表现得淋漓尽致,当天只是没有随着不同的音乐类型去调整低音柱的音量而已。
    最后,我听了蔡琴的「金声演奏厅」与Nils Lofgren的「Acoustic Live」,庞大的歌声与乐器演奏让我有如置身音乐会现场。由于流行音乐会的现场都是用麦克风将声音能量放大播放,观众要的是过瘾的音响效果。「金声演奏厅」虽然不是现场演奏会录音,但用101 X-reme听来却宛如现场,音乐规模感很大。而「Acoustic Live」是现场音乐会录音,火热的吉他演奏、凝聚的嗓音与观众的嘶喊鼓掌在101 X-treme的庞大能量加持下,真的有若置身现场。


MBL 1611F解码器,上方的整块金色面板奢华之至。对应24BIT/192KHZ,整个箱体采用铝合金制造,还设有USB端子,能对应电脑的96KHZ数码文件。而且采用异步传输方式进行处理。


好声需要时间酝酿


    我一直在想,能够拥有四件式喇叭,应该是音响迷们的最终梦想,但要实现这样的梦想并不容易。您必须有够大的聆听空间,还要能够不怕吵到邻居,口袋当然也要够深。更重要的是,必须拥有调整功力,否则,巨大的四件式喇叭恐怕会落得「英雄无用武之地」,只能摆在客厅当装饰品。这次的MBL101 X-treme特别报导,我认为还没听到101 X-treme的最佳表现,好声还需要时间的酝酿。

MBL101 X-treme参数


系统:4路分音、中高音柱与低音柱分离之四件式设计
频率响应:18Hz~40kHz
分频点:100Hz / 600Hz / 3,500Hz
效率:88 dB/1W/1m(2.83V)
最大音压:109 dB
持续承受功率:500W
峰值承受功率:2,200W
低音柱:MBL特製12吋超低音单体每声道6支
中高音柱:MBL辐射式TT100葫芦型低音单体每声道2支、MBL辐射式MT50/D圆球型中音单体每声道2支、MBL辐射式MT37/D圆球型高音单体每声道2支
中高音柱的顶板,有1颗1吋丝带高音单体向上发声,营造出更好的空间感
中高音柱尺寸(宽×高×深,mm):500 × 1,860 × 650
超低音柱尺寸(宽×高×深,mm):400 × 1,860 × 610
总重量:1,000公斤


德国 MBL,德国 MBL 101X-Treme,四件式喇叭 落地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