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眼璀璨的音乐炫彩-Avalon Indra落地式喇叭
2016/6/28 10:47:54
|
在喇叭设计的历史上,Avalon可说是树立典范的创新者,他们不仅是全世界第一家採用全无平行面超複杂音箱设计的厂家,也是第一家应用陶瓷单体和钻石高音的喇叭厂家,这些是Avalon看得到的特点,其他在分音器上面的複杂设计,则是外表看不到的创新。多年以来,Avalon的喇叭一直维持极高的可辨识度,几乎一眼看到喇叭,就能讲出那是Avalon的设计,而Indra便是Avalon最新推出的中高阶款式。在Indra之上,还有Eidolon Diamond、Isis与Sentinel II,以下则有Ascendant一连四款喇叭,产品定位刚好在中间的位置。
不过说来惭愧,写音响评论这些年来,虽然经常遇到Avalon,但多是惊鸿一撇,或是在音响迷家裡面,或是安排音响店现场试听,总之,Avalon与我缘浅,没机会好好借回来试听一段时间。去年Avalon原厂副总裁Lucien Pichette来访,对于Avalon的介绍详细而不夸张,更让我心嚮往之,我们约好CES见面,届时可以採访总裁Neil Patel,于是在动身赴美之前,我请同仁向欧美商借Indra,等我CES回来进了办公室一看,才知道出动Indra非同小可,难怪多年来我一直缘悭一面。
重量级的木箱包装
此话怎讲?Avalon喇叭运送时,都是採用木箱封装,Indra的尺寸虽然只说是中型落地喇叭,但加上木箱之后,就是庞然大物了,所以Avaolon喇叭的搬动,件件都非同小可,每次都要劳师动众。欧美小刘将Indra送来,还费劲地帮我们拆箱,简单的摆好位置,就等我回国试听了,还真要感谢他们的协助。

声音的艺术品

延续著Avalon的传统,Indra依然採用全无平行面的音箱设计,喇叭正面向后倾斜8度,作为时间相位的机械补偿。从照片上看起来,Indra像是大型喇叭,尤其是以仰角拍摄的角度,更显得气势不凡,但实际上Indra的身高仅有104公分,宽度仅26公分,摆放起来不佔空间,却有绝佳的视觉效果。与Eidolon Diamond比较起来,Indra只矮了6.35公分(2.5英吋),宽度与深度差距也不大,可说是稍小的Eidolon Diamond。
箱体製作,费工费时
看著摆放在试听室的Indra,可真是漂亮,精緻打磨的箱体与玲珑有致的线条,看了真叫人喜欢,如果把Indra精緻的设计外观和义大利Cassina家具摆放在一起,视觉上肯定是相得益彰。如果把两者的价格拿来比较,一套Cassina的沙发恐怕比Indra便宜不了多少,Indra还能够演唱好听的音乐,你说,Indra究竟是贵还是便宜?
仔细端详Indra的细部木工,八角型前障板可说是「慢工出细活」。在CES採访Niel,他还秀了一段拍摄Avalon工厂的影片,但还没有配音说明,只能用看的,但却已经胜过繁琐的说明。原来Avalon的音箱,包括Indra在内,都是用许多MDF板贴合,然后直接削切出箱体的斜角,做出音箱初胚,这过程要损耗许多材料。
初胚完成,接著要替喇叭贴上原木皮,Lucien在一旁补充说:「木纹的配对很不容易,而且天然木皮表面有时候会有不规则的树瘤痕迹,木工需要花费很多时间修补,而在美国生产Avalon,工时耗费越多代表成本越高。」配对好的木皮还需要木工一面一面贴上去,Indra上下各有两处斜角,平贴上去的木皮,最后一定会有多馀的面,木工要仔细地把衔接处割掉,影片看到这裡,Neil说这个工作最危险,一不小心就会把薄薄的木皮衔接处割坏了,那整个音箱就得刨掉重做。

光是Indra的音箱需要多少时间製作?Neil说至少要一个星期,而Lucien则提醒我,画面上看到製作中的Indra和Isis半成品,已经都卖掉了,现在厂裡面一直赶工,应付全球订单需求。供不应求的原因不仅是木箱製作难,他说优秀的木工也不多,Avalon自家也不过一、两个老手可以处理全部的程序,难怪生产速度慢,赶不上订单的需求。
Indra并非延续Eidolon的设计
由于Indra看起来比Eidolon Diamond稍小一些,箱体複杂程度几乎完全比照Eidolon,我本猜想,Indra就是从Eidolon修改而来,不过Neil却纠正了我的想法。对于Neil而言,每一款Avalon喇叭都是独一无二,就算外观相互有延续性,但内部却大不相同,几乎每一款产品的开发都是全新的开始。以Indra来说,内部架构就和Eidolon很不一样,分音器也要重新设计,因为Eidolon Diamond使用钻石高音,中音虽也是陶瓷单体,但低音则是11吋的大尺寸单体,与Indra所使用的单体完全不一样,所以整个Indra的设计还是要从头开始,而不是Eidolon的延续。
如果说Indra在哪些方面有延续性,Neil告诉我,有很多新的想法是来自Isis,他说Isis是近年来Avalon在喇叭设计上的一大突破,让喇叭更不受空间限制,很容易摆放,也不难驱动,声音特质依然维持Avalon的特色。可是Isis好虽好,Neil说它还是一对大型喇叭,价格还是居高不下,所以他想要设计出一对不到Isis一半价格,声音表现却有Isis九成功力的新产品,那就是Indra了。
追求完美的代价

从Avalon原厂的说明,我们可以发现长相接近Eidolon Diamond的Indra,骨子裡其实是延伸自Isis的技术。Indra所选用的单体,中、高音单体还是Avalon长期爱用的陶瓷振膜,低音仍是Eton特製Nomex/Kevlar振膜。其中,高音单体虽不是钻石振膜,但是内藏的钕磁铁引擎、音圈和框体设计,则与钻石高音雷同,差异仅是振膜不同,所以Indra的高频延伸比较保守,只有25kHz。而两只7吋Eton低音,加上低音反射孔的助力,延伸可达28Hz。
分音器是Avalon的不宣之秘
Avalon的不宣之秘,还包括分音器,Indra也不例外,即使我和Neil面对面,他也没讲分音器内容,只谈设计的过程。Avalon喇叭的分音器全部採用手工搭棚,捨弃PCB板以避免造成音染,这是从Accent 2开始的传统,Indra也不例外。有趣的是,Neil人住在纽约,但Avalon工厂在科罗拉多,设计分音器的工作又非Neil定案,所以Avalon在工厂裡面会把喇叭完成品寄给人在纽约的Neil,但分音器不装上去,同时把各种规格的电感、电阻全部寄给Neil,让他可以方便地拔插更换,交替试听,找出最佳的分音器被动元件配置。

网罩、脚钉是聆听Indra的两大要点


Indra转性,变得很好推了?
从Indra在编辑部开声的第一天,我们便已经对这对喇叭著迷了。欧美小刘帮我们把Indra拆箱放好,但还没有上脚钉,Indra送到时,我人还在美国,同事们不敢造次,等我回国才试听。等我回到台北上班,看到Indra之时,兴奋之情不在话下,等不及ARC和dCS送到,便接上Cyrus 6vs2综合扩大机轻鬆听,本以为仅是小试牛刀,素来难推的Avalon,拿普通功率的综合扩大机大概不容易搞定,没想到音乐竟是如此迷人,办公室的同事全都坐不住了,马上凑到Indra前面抢皇帝位试听。这般搭配Cyrus 6vs2,可真出人意表,难道Indra转性了,变得很好推?回头想想CES展上Avalon的搭配,不也是小功率单端真空管机吗?看来Indra真的不一样了,不再是难推至极的怪兽,而是想让人轻鬆听音乐的伙伴。

用Cyrus 6vs2搭配Indra大约三天,接著ARC与dCS送到,立刻上阵搭配,器材并安放在GPA Monaco Modular碳纤维音响架上面。搭配著大功率前后级的Indra,音乐表现的质地、规模、气势,当然与6vs2不可同日而语,但6vs2并没有细瘦、乾扁、毛燥的缺陷,仅是音乐的力道强度、声音密度、音场规模显得比较小。加上原厂在音响展都敢用单端真空管机,可见Indra并不是吃功率的怪兽,反而可算是轻推的喇叭。
无论从外观或声音表现上,Indra具备宛如绝世美女一般的超魅力,让人一听就上瘾,为之迷醉。音响很奇妙,有些喇叭设计很合理,音响效果也很棒,但音乐总是少了一点魅力,没有让人立刻竖起耳朵想好好聆听的动能,好像诸般美德齐备,却是不怎麽讨人欢喜。而Indra则是浑身上下散发魅力的喇叭,那是难以言喻的音乐气质,音乐一飘散出来,真是迷死人了。你想,不过是一对喇叭,却能让人马上把情绪完完整整地投入音乐中,这不正是爱乐者梦寐以求的宝贝!

使人融入音乐之中的魔力
Indra的魅力,在于轻鬆自在的高频延伸、在于线条优美又有紧緻密度的中频、在于权威感十足的低频,这些都是「有形」的切割音乐来形容Indra的性能,实际上,Indra最迷人处,就是不著痕迹地把人带入音乐当中。是的,当音乐响起,你会忘了Indra的存在,脑海裡浮现的影像,是卡拉洋站在柏林爱乐之前的畅快挥舞,是阿卡多神情凝聚地展现帕格尼尼炫技指法,是Carol Kid亲暱甜美的歌声,是林生祥唱「种树」的客家草根味,也是卡拉丝演唱「茶花女」的浓情豔緻。是的,Indra唱起音乐来,马上让人想忘记音响的存在,寻觅音响的至高境界,不也只为了听见音乐的真滋味吗?


刚烈有劲,轻如风拂

Indra可以演示出扑天盖地的音乐气势吗?至少在U-Audio十多坪的试听室当中,Indra完全没问题,甚至可说是随心所欲。一路从贝多芬、布拉姆斯、德弗札克的交响曲听过来,然后到了马勒。喜欢庞大配器的马勒,一直是音响系统的难题,尤其那丰富又複杂的情感交织,音响不仅要能把声响的气势表现得当,还要刻画出细腻的情感。

陷入低潮的编辑部
送走Indra之后,编辑部面对了将近一个星期的低潮,大家上班都不太想开音响,因为追不回Indra那般美得宛如不是人世间可以听到的乐音(当然,这还包括送走ARC和dCS)。究竟Indra有多好?套句Neil Patel的话:「我(在Avalon)的任务是在聆听过程当中,不让音响在中间变成阻碍。」是的,Indra的珍贵之处,不单是音乐全频段的完整重现,更在于细腻动人的音乐情感流露,那才是拥有Indra的幸福所在。
Indra器材规格
型式:3音路4单体低音反射式落地喇叭
单体:1吋陶瓷振膜钕磁铁高音×1、3.5吋陶瓷中音×1、7吋Nomex Kevlar複合材料振膜低音×2
频率响应:28Hz~25kHz
建议扩大机功率:50~200瓦
效率:87dB
阻抗:4欧姆
尺寸:1040×260×410mm(高×宽×深)
重量:50.8kg(每声道)
进口总代理:欧美
参考售价:242159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