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评析
体验Analog之美-在高雄响音遇见JR Transrotor
2016/6/30 10:40:08
|3995
类比复兴了吗?在音乐载体的洪流当中,黑胶曾经写下辉煌的历史,也记录了可能是数千年以来数量最庞大、品质也最优良的音乐资产,不管CD如何挑战、网路下载又如何成为后起之秀,但黑胶唱片保存的庞大音乐资产,不仅空前,却也恐怕绝后。Analog之美,美在稀少、美在绝对、美在无可複制。在高雄响音音响,JR Transrotor、Rebel与Aurum Cantus,共同展现了Analog的纯粹之美。在响音卢先生的用心经营下,这里俨然成为南台湾新兴的类比重镇,无论硬体或软体皆然。
六月初,我与德周音响周老板一起前往高雄响音,高铁通车之后,台北高雄几乎成为一日生活圈,心理距离仅有1.5小时,而时速300公里的陆上飞行,脚踏实地,不亦快哉。德周音响周先生这趟高雄行有任务,就是为响音刚安装好的JR Transrotor Apollon TMD唱盘「添加」一套唱臂和唱头。既是添加,代表响音的Apollon已经有唱臂和唱头了。原厂搭配的是9吋JR Transrotor 9.1唱臂,响音选用的唱头则是Dynavector Karat 17D3。至于唱头放大的搭配,响音本该使用自家最新推出的Rebel 801H唱头放大,但JR Transrotor自家也有Phono II,理当配成双,所以Rebel 801H拿来搭配Amari LP200唱盘。

JR Transrotor 9.1唱臂虽挂上这家德国类比厂家的名号,但实际上骨子里是Rega RB300,外观经24K镀金处理,而配重与抗滑则经过JR Transrotor改良。9.1唱臂既是从RB300改良而来,延续了Rega稳定好用的特性,价格也算「抗涨」,经过JR Transrotor修改过,价格比Rega稍高,标准银色版本定价32,000元,而响音所使用的24K镀金版则为48,000元。虽难美其名为价廉,但相较于其他唱臂的价格快速飞涨,JR Transrotor还算合理。
为Apollon添加唱臂
Apollon进驻响音之后,黑胶播放水准更上层楼,本应太平无事,怎么又萌生他想,要来个「一盘双臂」?其实响音卢先生是想用双唱臂展示Apollon唱臂板的设计巧思,同时装上两个唱头,也可随时变换音色,但最重要的,还是满足「玩」黑胶的乐趣。响音卢先生自己开音响店,买LP、玩唱盘也上了瘾,迎回Apollon唱盘,美其名为生意,实际上却也是坐拥重盘,在响音开声自娱娱人。

为Apollon准备的第二套唱臂与唱头,选择的是SME M2.12长臂。一般说来,为唱盘添加唱盘与唱臂,大概都会换个口味,响音的搭配则是12吋长臂与标准9吋臂。唱臂越长,循轨角度误差越小,SME M2.12则是新一代SME唱臂,採直臂形式,唱头盖可更换,对于拥有众多唱头的用家来说,是很方便的设计。
使用柴田针(Shibata)
与SME M2.12搭配的唱头,则是Ortofon MC Jubilee,这款MC唱头可说是Ortofon新一代唱头最出名的款式。若论古典型号,SPU可说是Ortofon的经典,但MC Jubilee则是完全跳脱传统Ortofon设计的款式,并且一推出就雄踞日本Stereo Sound排行榜首位多年。MC Jubilee最特殊之处,便是使用柴田针(Shibata),这几乎也是目前「唯一」搭配柴田针的MC唱头。

柴田针的特性,就是特殊的钻石切割表面,让针尖与唱片接触的面积更大,不仅频率响应更好,音乐暂态反应也更好。或许有人要问,如果柴田针的性能这么好,那为何现在唱头还是以椭圆针尖为大宗?原因是生产柴田针的失败率很高,最早出现的柴田针,大约和4声道唱片发明同时,曾经一度造成话题,但柴田针不易制作,成本偏高,让好设计终究无法普及。MC Jubilee重新使用柴田针,一样要面临制作困难的问题,但声音才是最重要的考量,唱片接触面积更大的柴田针,在声音表现上拥有鲜明的音乐色彩,是喜欢上就难以自拔的独特音色。
JR Transrotor「最值」的选择
至于Apollon唱盘,则是JR Transrotor中高阶产品当中「最值」的选择。JR Transrotor在1973年于德国成立,老板Jochen Rake一开始是代理商,卖英国Transcriptor唱盘,后来才亲力亲为投入设计,把自己的名字缩写JR放在前面,加上Transrotor成为品牌。这家德国公司并不是出口导向的音响厂家,而是以德国市场为主,多年经营下来,在欧洲卖出了口碑,也慢慢吸引到亚洲国家的注意,Jochen Rake才顺势做起了音响出口生意。

JR Transrotor旗下产品众多,光是我在2008年CES会场拿到的产品型录,里面就有21款唱盘之多,Apollon算是中高阶产品,向上走,有Orion、Tourbillon、Quintessence、Gravita与Artus。其中Artus甚至可说是当今最昂贵的LP唱盘,亚洲地区至少已经卖出一部,Jochen还为此专程前来装机。

Apollon虽位居Transrotor产品线的中高阶,但却拥有高阶产品最重要的技术特点。就算拿最昂贵的Artus来比较,Apollon一样採用厚重的铝合金盘身,内藏複合材料控制谐振,底部以CNC制作波浪绉折,进一步控制盘身转动可能产生的谐振;轴承使用陶瓷滚球,辅以TMD磁浮系统,加上3马达皮带驱动系统,这些都和Artus的技术一脉相成。
Apollon唯一缺少的,大概只有Artus的「重力绝对水平」系统。配备TMD磁浮系统的Apollon要价多少?答案是68万。现在配备3马达皮带驱动的LP唱盘,可能属Apollon最便宜,又与Artus一脉相承,你说这不算「最值」。对于重盘爱好者而言,更上级配备FMD磁浮的Orion,使用了压克力盘身,如果用材料来衡量价值,那Apollon的铝合金複合材料重盘,更显「最值」。
回味台湾流行唱片
话说高雄响音行,我与德周虽一同南下,但我先到澄清湖畔採访一位音响奇人,然后才回到响音,这时周先生已经把SME M2.12与MC Jubilee安装完毕。响音的试听室规模颇大,装潢材质以原木和地毯为主,空间阻尼稍软,是大声聆听也不觉得有压力的空间。装潢之时便已经设定为聆听室,所以电源直接从大楼做表前拉线,拥有专用电源供应。搭配的系统是响音的主力品牌,扩大机是Rebel 701F前级与601P纯A类后级,喇叭则是Aurum Cantus V8F落地喇叭。既然是纯音乐聆听,超低音便捨弃不用。
响音的LP收藏别具一格,除了古典音乐的收藏之外,卢先生还特意收藏许多台湾流行唱片,有些非常稀有,像是伍佰刚出道的「爱上别人是快乐的事」,我以为只有CD,没想到在想响音看到了LP。其馀像凤飞飞、邓丽君这些国语经典,响音自然列入收藏,这些老片都是卢先生一步一脚印,慢慢收集而来。我经常觉得「每张唱片都有一个故事」(Every “record” tells a story),在响音这番感触更深。

譬如蔡蓝钦的纪念专辑「这个世界」,是念大学时很喜欢的专辑,我那时候听录音带,早就已经坏了,而LP版却是无缘得见,在响音找到则喜出望外。22岁英年早逝的蔡蓝钦,是台大的高材生,好不容易飞碟说服他出专辑,短短三个月内完成,却赶不及看到发片,蔡蓝钦就过世了。诚挚的嗓音、清新的编曲,加上当时国语流行录音喜欢使用效果器的习惯,在Apollon/SME 2.12/Jubilee的组合上,呈现了精致的音乐细节与录音场景。效果器的使用,让音乐有些虚无飘渺,彷彿歌声和音符都轻轻柔柔地浮在半空中一般,那是很舒服、很自在的音乐表情,也是勾起怀旧思绪的音乐流转。
享受高度聆听乐趣

我还找到Tracy Chapman在90年代初期发行的同名专辑,这是她的第一张专辑,但也是Tracy Chapman的事业高峰,之后这位民谣摇滚歌手似乎就没落了。但这张名为「Tracy Champan」的专辑,歌词内容震撼了美国社会,充满著黑人抗议社会不公的色彩。像是独唱(无伴奏)如呐喊一般的「Behind The Wall」,在这里听起来格外有张力,Tracy Chapman的歌声有著中性的色彩,略为男性化的沙哑,在响音的系统中,表现出高度的聆听乐趣。歌手的形体庞大而浮凸,而背景则漆黑深邃,把「Behind the Wall」如控诉般的歌词意境,全部表达在音乐上面。而「Talking About The Revolution」则有轻松的跃动感,低频沉稳而有弹性,吉他节奏清新爽朗,在LP上面聆听,确实有著和CD不一样的乐趣,音乐的质地更为柔软、更有弹性,音乐表情也显得自然流畅。
适当调整就能变化音色

接著我拿Sara K.「Water Fall」,这位「发烧天后」从Chesky转往德国Stockfisch真是正确,录音更为发烧。「Water Fall」第一轨收录在基辅车站前的随意录音,路上的人群嘈杂、公车移动、街头艺人的演奏,随意却有丰富的「音画」意境。响音这套系统调得不错,声音移动的变化清晰而生气盎然,在大音量下闭眼聆听,彷彿时空都回到基辅车站前面,想像著车水马龙的场景。接下来才进入Sara K.的演唱,强劲的低频袭面而来,但似乎量感稍多,凝聚力应可更好,于是周先生便动手调整针压,最后落在接近2.0克,重新聆听,低频的量感保守了些,但凝聚力和速度感却更好。这也是赏玩LP的乐趣之一,虽然调整有时候很烦人,但如果想要变化音色,适当的调整却能让人玩得不亦乐乎。

几张唱片听下来,我们该换上古典音乐来验证一下,我找了两张录音效果绝佳的老LP,一是Telarc版Frederick Fennell指挥的「霍尔斯泰行星组曲No.1」,一是史托科维斯基的「Rhapsodies」。响音新搭配的MC Jubilee优秀的解析力,这时实力充分展现,高频的光泽伴随著铜管的强劲演出随之迸发,呈现缤纷华丽的色彩,中频有著很高的声音密度,延伸到中低频顺畅流利,低频段则厚重有份量。调整过后的系统,低频量感带有丰沛的权威感,但却不显生硬,是柔中带刚的走向,音响效果没有那么突出,却增添了轻松易听的音乐性。
见证历史的老唱片
在响音,我还找到一张有故事的老LP,那是DG版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演出的「德弗札克大提琴协奏曲」,大提琴演奏则是罗斯托波维奇。指挥与演奏都是大师,两位都已仙逝,只能从唱片中回味。讲到这里,究竟故事在哪里?这张唱片录制于1969年,在录音之前,罗斯托波维奇卷入了政治风暴,原因是他那时候公开地对苏联人权斗士索忍尼辛表达同情之意,让苏维埃政府大为不满,于是刻意封杀罗氏在苏联的演出与录音,甚至取消他出国演出的机会。但音乐家自然不能接受政府蛮横的管制,1969年卡拉扬邀请罗氏前往德国(当时是西德)录音,罗氏不顾政府禁令,擅自出国,其后麻烦更多,罗氏于是在1974年与妻子离开苏联,之后便在西方发展。

在响音看到这张唱片,回想起过往的历史,我想索忍尼辛在台湾人的记忆中应该是鲜明的,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曾前来台湾访问,也是人权斗士,但我想很少人把他和罗斯托波维奇联想在一起。1978年苏联政府取消了罗氏的公民权,理由是「严重伤害了苏联的国家形象。」但罗氏说:「我一生的希望,就是在自己国家从事音乐工作。我盼望奉献一切给祖国,但事与愿违。我爱我的国家,但我无法放弃我的工作,如果回家无法自由发挥,那么我宁可做个浪子。」这1969年与卡拉扬合作的唱片,竟然成了罗斯托波维奇无法留在苏联的转折。
令人陶醉的音乐感染力
手上拿著这张颇有「历史见证」意味的老LP,轻轻地放下举臂器,德弗札克大提琴协奏曲的旋律轻松地开展,卡拉扬的指挥权威而有份量,将音乐的气势与场面铺陈开来,而罗斯托波维奇的大提琴主揍流洩而出时,形体均衡,线条优美,那旋律的流转扣人心弦。听到这里,我已经很难用高、中、低频表现的差异分析,来描述音乐的表现。我已经不是来试听「音响」了,那音乐充满了感染力,是令人陶醉的融合(Blend)。弦乐向上延伸,略带软质而无生硬感,弓弦摩擦的细微动作,清晰而不抢眼,增添如临现场的亲暱感,身体不自觉地晃动著,跟著音乐的起伏流转心神荡漾。

听到这里,我已经心满意足,响音我来听过好多次,JR Transrotor的演出确实成就了新的境界,那是富有音乐性的表现,跃动的音符彷彿伸手可及。作客,我已经听得陶醉,那主人家呢?卢先生说:「在没有迎回JR Transrotor之前,我们卖Amari LP,表现已经不错,但JR Transrotor却将LP重播带向新的境界,呈现出音乐细微表情,也展现难以形容的高贵感,我不得不承认,顶尖的LP系统确实需要很高的投资,但充满自然表情的音乐重播,带来满满的聆听感动,却是无价的回报。」是的,顶级LP系统很昂贵,但音乐的感动,却非金钱可以衡量。高雄的爱乐者有福了,在响音,随时可以享受到顶级LP系统之美,他们也欢迎爱乐者一起来分享顶尖LP系统的聆听乐趣。
Rebel 801H,Amari LP200唱盘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