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评析
挡不住的表现欲-Logic Monitor 50书架喇叭
2016/7/6 16:48:24
|2764
当某位歌手或某导演,因为第一张唱片或第一齣电影就大卖,但大红大紫成名后却做不出好东西,不久就销声匿迹,最后被市场淘汰的,我们就会调侃他是一片歌手或是一片导演。回到Logic,之前因为A-35综合扩大机,不仅红遍音响讨论区与部落格,更因为价格实惠成为入门机的首选,Logic品牌跟著水涨船高。看倌们或许要以为,Logic难道也不过是「一款音响品牌」吗?嘿嘿,这样想就错啦!因为Logic最新力作Monitor 50书架喇叭,不仅外观美、制作精、用料烧,声音表现更是让人惊艳,或许又要成为网路讨论的热门话题喔!
精致木作打造
Monitor 50乍看之下与某些义大利喇叭有点相似,不过,我想叙述的重点并不在外观,而是Monitor 50的音箱也像这些义大利喇叭,是使用实木制作。Monitor 50除了前、后障板,其馀四个面都使用实木。实木的好处是美观,而且质感与触感让人爱不释手。但缺点也不少,除了容易有变形之虞,不易制作大型喇叭外,由于实木并非质地均匀的材料,受到声波影响时产生的共振也不易控制,再者就是昂贵,因此实木喇叭并不多见。

Monitor 50的音箱以数块板材拼成上、下板与侧板,边角经过修饰,并非死板的直角。
为此Logic聪明地采用拼接的方式,将数块板材拼成上、下板与侧板,尽量让它变成均质的东西,便解决了上述问题。细细打量,可以发现Monitor 50音箱的边角都经过修饰,并非死板的直角,更让Monitor 50变得像精致的木头家具,成为室内摆设的一部份。至于前、后障板则使用厚度为25mm的MDF板,较方便单体与分音器的固定。另外,后障板低音反射孔的开口打磨成圆弧形,有利于降低气流进出时的风切声。而低音反射管与后障板的衔接处,处理得几乎摸不著缝隙,可见音箱加工水准相当精细。

发烧用料加持
接著看到单体。Monitor 50的白色中低音单体相当抢眼,振膜使用纸浆、羊毛与陶瓷等材质结合而成,表面再涂上光滑的透明材料,增加中频厚度。据Logic代理商表示,这颗单体的供应商也帮许多Hi-End大厂制作单体,而这颗低音同样也卖给几个赫赫有名的欧美品牌,就可以知道Monitor 50花在单体上的成本并不低。这颗低音还有一项特徵就是中心的铝合金相位锥,除了是实心车制,相位锥后端还加了两块磁铁,会产生一个与单体磁铁反向的磁场,据称在帮助声音指向性的同时,也具有提升中频厚度的效果。

白色中低音单体振膜使用纸浆、羊毛与陶瓷等材质结合而成,表面再涂上光滑的透明材料,增加中频厚度。
高音采用丝质软半球单体,看似并无特异,但是磁路部分使用双磁铁驱动,再搭配面板的浅号角,可以提高效率,让扩大机工作得更轻鬆。Monitor 50的分音器也不马虎,同样来自于帮Hi-End品牌代工的专业设计公司。分音线路采3阶分音,除了用料发烧之外,高音配线使用6N镀银线,低音搭配UP-OCC绞线,都不是便宜的东西。从音箱制作的複杂度与加工品质,到单体、零件的选用,以及分音器的设计,再跟它的定价做比较,的确可以感受到Logic的丰富诚意,当然,最后还是得在声音上见真章,才知道Monitor 50是否物超所值(以Logic过去的产品做标准,必须要「物超所值」才行)。

丝质软半球高音单体,磁路部分使用双磁铁驱动,再搭配面板的浅号角,可以提高效率。
鲜活讨喜的声音走向

聆听时搭配的器材是Melody 1688II前级、NuForce R9 V2后级,参考喇叭则有Focal Electra 1007S与PMC OB1i。聆听过程从钢琴开始,先听法国已故爵士钢琴大师Michel Petrucciani在巴黎Champs-Elysees剧院的现场演奏录音。Petrucciani虽然患有侏儒症,但弹奏钢琴时展现的力度与能量感,总是超乎身体的极限。这个录音原本就有点硬,在Monitor 50的播放下,颗粒感更显清晰,触键的力道更强,像是Petrucciani将对爵士的热爱灌注在指尖,顽强地对抗生命的玩笑。强弱与明暗的对比在这个演奏中非常重要,否则就不是Petrucciani了,Monitor 50在这裡表现得可圈可点,令人动容。
接著换上美女演奏家蒙泰罗(Gabriela Montero)的「古典与即兴」(EMI 5-58039-2)。蒙泰罗的弹奏手法略为柔顺,不过触键的颗粒感依旧清晰,且多加了通透温润的高贵气质,泛音丰富,音色艳丽而动人。由此可见Monitor 50具有干淨透明的特质,兼具润泽质感与鲜活个性,属于非常讨喜的声音走向。
高频表现不凡

听完钢琴,再以巴哈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测试高频与中频表现,版本是米尔斯坦的大花版决定盘。Monitor 50的解析力相当好,可以轻鬆展现米尔斯坦对于各种弓法的熟捻,琴音变化丰富而自然。小提琴奏鸣曲要好听,高频延伸与适当的中频厚度缺一不可。若高频延伸不好,除了容易造成紧张,聆听乐趣也会大打折扣;若中频单薄,干涩生硬则难免,更不耐久听。Monitor 50在这两方面都有高水准表现,加上光亮滑顺的音色与缜密的质地,的确是很棒的小提琴诠释者。
人声也是测试重点,聆听珍梦海的「Taking A Chance On Love」专辑。第五轨《I Won’t Dance》采big band编制,少不了铜管齐奏的热烈场面。Monitor 50的优异暂态很能表现铜管猛然併发的能量感与热度,金属光泽也让人眼睛为之一亮。珍梦海歌声的俏皮意味十足,甜美丰润的嗓音显示Monitor 50的中频厚度著实不差。颇大的音像,加上略为前倾的音场,让人声更有亲和性。第7轨《Why Can’t You Behave?》则可听到饱满弹跳的Double Bass,轻快爽朗地带动整首曲子,让人忍不住想要随曲摆动身躯。
热烈气氛惹人爱

热度慢慢增加,开始听些节奏强烈的音乐,于是换上Hugh Masekela的「Hope」。Masekela来自非洲,这张发烧录音中的爵士乐则充满了非洲音乐的高亢节奏。第3轨《Mandela》气氛非常欢乐,当中的大鼓在Monitor 50的播放下,扎实而短促,力道集中,似乎胸口都可以感受到鼓手雄厚沉著的踩踏力道,而且大鼓够沉,规模够大,可见这颗白色单体的确相当有实力。Monitor 50的鲜活性格在这张专辑中显露无遗,干淨的声底更突显出此录音的优异透明度与空间感。
最后则以交响乐做终极试炼,挑选贾维(Paavo Järvi)指挥爱沙尼亚交响乐团演奏葛利格乐剧「皮尔金」。由于这是乐剧,音乐的情绪起伏原本就比较大,加上录音效果极佳,因此动态落差相当爆棚。在Monitor 50的重播下,虽然规模感还是有其限制,但交响乐团应有的比例倒是相当正确。大音压时声音放得开,对比与张力的表现让人不禁要竖起拇指,Monitor 50在同级产品中算得上优越,而华丽的弦乐与灿烂钹声则更添聆听的乐趣。
古典质朴的外观下,Monitor 50暗藏外放的表现欲,不过这都是奠基在扎实的音箱作工,与适当的单体、零件选配,才得到的良好结果。如果你喜欢活生、华丽的音色,以及活泼、刺激的气氛,相信Monitor 50会是适当的选择。

Logic Monitor 50 器材规格
形式:2单体2音路低音反射式书架喇叭
使用单体:1吋软半球丝质高音×1,5.25吋低音单体×1
频率响应:40Hz-20kHz
尺吋:353×224×300mm(H×W×D)
分频点:3kHz
平均阻抗:6Ω
效率:89dB
Logic Monitor 50,2单体2音路低音反射式书架喇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