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山音响巧手配-当瑞士高文Goldmund遇见美国魔域(魔力)Magico
2016/11/5 10:55:51
|
天母海山音响藏身巷弄,但也因为这般得了清静,加上妥善的音响室隔音规划,每次来这里听音响总是享受,这次来海山听的主角是瑞士Goldmund,搭配了美国Magico喇叭与Playback数位讯源,如此巧手妙搭,呈现出优雅细腻的音乐气质。
海山试听
2.5音路的Magico V2喇叭使用的尖鼻子高音。
海山这次搬出来的大菜,其中Playback MPD-5我比较熟悉,这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数位讯源,规格是业界最高的SACD,内中DAC是Playback自家开发的DSD解码,内部自动执行数位昇频运算,还外加USB输入,可以直接与电脑连线。不过搭配的喇叭Magico V2我就不太熟悉,一方面这是Magico新推出的型号,台湾也才刚刚引进,海山这对V2连喇叭保护的胶布都还没整个掀开,可见有多新。这款V2虽然刚刚上市,但在美国市场已经引起众多好评。V2落地喇叭体型不大,采2.5音路设计,高音还是尖鼻子高音,低音则是Magico新研发的碳纤维振膜複合材质单体。不过主角是Goldmund Telos 390.2,搭配的讯源与喇叭表过即是。
Magico的新产品V2喇叭,台湾才刚刚引进,新到连喇叭保护的胶布都还没整个掀开。
这次试听时搭配的讯源Playback MPD-5 SACD唱盘,性能非常优异。
精品音响
Goldmund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就是「昂贵」,事实也是如此,Goldmund自己也标榜走精品音响的路线,他们承认自家的产品价格高昂,但为了制作出顶尖的产品,Goldmund可是不计成本地投入「基础研究」。1978年成立的Goldmund,旗舰喇叭Epilogue Full System当年问世时,就被博物馆纳入收藏,当作现代音响的「现阶段最高技术」指标。Telos 390.2综合扩大机在Goldmund的产品线当中,其实只能算是入门等级的综合扩大机,在Metis系列问世之前,Telos 390.2可说扮演了Goldmund的入门砖,即使是入门款,Telos 390.2依然维持着极高的质感,光用眼睛看就觉得像艺术品一般。
Goldmund把自己定位在精品音响路线,这句话可不是我自己凭空生出来的,在2011年慕尼黑音响展上,Goldmund没有实际参展,在MOC会场附近找了一家五星级旅馆,邀请全球主要代理商齐聚一堂,由主事者Michel Reverchon亲自解说Goldmund最新的Proteus数位技术,同时也向与会的代理商讲解Goldmund的成功之道。参加这场研讨会非常有意思,现场当然搬出了全套Goldmund,但饭店空间不大,所以只有用上Metis书架喇叭,实际发出的声音非常棒,让我非常惊讶。在饭店摆音响,对台湾的音响迷来说再熟悉也不过,因为音响展几乎年年都在五星级饭店举办,而我在慕尼黑听到Goldmund系统的饭店空间也不比台湾的条件好多少,但却能让我听到非常通透、温暖、精确的音乐重播。是Goldmund特别调过音吗?系统当然本身有调整机制,但空间却没有动手脚,饭店本来的摆设如何就是如何,可见Goldmund器材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让器材适应空间特性,而不是要求空间来搭配音响。
放眼望去,海山音响试听室中的器材都是精品。
「全数位」Goldmund王国
奇怪,我不是要讲Telos 390.2,怎么讲起慕尼黑音响展的研讨会?重点来了,Telos 390.2和所有的综合扩大机一样,拥有五组类比输入,但另外搭配了三组S/PDIF数位输入(选购配备),这就很少见了。扩大机结合DAC这件事情并不算新鲜,现在USB数位输入越来越流行,综合扩大机加装DAC模组越来越显得「合理」,但是Goldmund却是在二十年前就想通了这项道理。Michel说Goldmund在类比与数位领域本来就有专精,但他们发现数位领域的调整对时间相位的影响最低,最能够重现真实的音乐,所以他们早就着手「全数位」的音响系统设计,但Michel也表示Goldmund这个想法领先音响业界太早,他们根本找不到任何相对应的技术,所以Goldmund全部自己来,从最基础的研究着手,一步步建立起Goldmund的数位音响王国。所以Telos 390.2多了数位输入,那可不是Goldmund赶流行,他们可是花了二十年的时间建立起「全数位」Goldmund王国。
全数位的好处在哪里?数位传输的干扰比类比要低,此外数位传输的接收端还可以执行侦错除错,重新校正,就算前端有干扰,接收端也可以进一步运算处理,而且在数位的领域不会造成时间相位差。好,这「时间相位差」也是Goldmund洞烛机先的技术内涵,他们的喇叭早就把时间相位的「校正」当作第一要务,所以Telos 390.2看似一般的综合扩大机,但内容想法却和传统扩大机很不一样,内中蕴藏的数位核心还有Goldmund独家处理方式,原厂只有标示Telos 390.2搭载的数类转换晶片称为Alize 5,俨然是第五代的DAC晶片,除了Goldmund之外,我也从来没有听过另一家厂商使用这种DAC解码晶片,显然是Goldmund的独家技术。
Telos 390.2内建十分少见的Alize 5数类转换晶片,可直接以数位输入方式聆听。
在慕尼黑听Michel讲解Goldmund的设计理念,还有一项重要的收获,Michel说很多人觉得Goldmund的产品很贵,但却很少人思考如果他们自己动手做会是怎样的价格。Michel直接了当的说,如果有人想仿照Goldmund的方法来制作器材,最后得到的结果一定会比Goldmund还要贵,因为Goldmund不仅在瑞士制作,而且他们找寻的合作厂商绝对是最顶尖者,加工品质绝对最高,如果有人按照Goldmund所认定的最高标准来制作器材,最后得到的价格绝对比起Goldmund还要贵。
具备数位输入功能
Telos 390.2在数位与类比兼容并蓄的技术,听起来颇为複杂,不过使用Telos 390.2却是非常简单,它就是一部很单纯的综合扩大机,数位讯源和喇叭连接妥当,Telos 390.2就能快乐地唱歌,您只需要选择使用数位输入或类比输入即可。去海山听的时机刚好在我前往慕尼黑之前,没有特别留心Telos 390.2的数位部份,那天听的Telos 390.2也还没加装数位输入,所以不能当场比较。不过我在慕尼黑有听过数位与类比输入的差异,高度建议有心选用Telos 390.2者可以加装数位输入来聆听,享受Goldmund努力二十年的丰硕成果。
非常棒的金属加工品质,有如艺术品般完美。
前后级各声道电源独立
在外观品质上,Goldmund真的像是艺术品一般,简单俐落的方正箱体,充满包浩斯学派的线条哲学,表面金属加工真是漂亮。面板两个尺寸精巧的旋钮,分别是音量控制与波段选择钮,使用上非常直觉,几乎不需要多家说明。内藏195瓦输出功率,最大输出电流55V,频率响应高达10Hz~200kHz。型号称为.2,可见是第二代产品,换上了新的音量控制元件,调变精确度达0.1dB。表面上Telos 390.2是一部单纯的扩大机,但内部却是不折不扣的前后级合体,等于是Metis 27.3前级与Telos 150后级的金刚合体,所以内部有四组独立供电,让前后级各个声道都有独立的电源。所以表面上我们看Telos 390.2是一部设计简洁的综合扩大机,实际上却有着複杂而严谨的内涵。
Telos 390.2内藏195瓦输出功率,最大输出电流55V,频率响应高达10Hz~200kHz。
清新可人的气质
这次在海山聆听,除了Playback MPD-5之外,两项器材我都不熟,所以聆听的印象更像是整套系统的综合结果,不过Telos 390.2的声音个性确实迷人,它有着清新甜美的音质,音色没有特别的染色,说Telos 390.2声音浓郁,它确实有非常高的声音密度,但听起来却不是浓妆艳抹的俗艳,而是清新可人的气质,但若因此说Telos 390.2清淡如水,它所呈现的音像却又是真实又精巧,美不胜收。在海山听了一个下午,这Telos 390.2的声音实在很难描述,说厚声,它有适当的声音厚度,但却又不显过于厚重,说清淡,播放起大提琴却又是那么地深情款款,丝丝入扣,表现出大提琴该有的浓郁感。说它猛爆,Telos 390.2刻画细节却又那么地细腻,说它纤细,该爆棚的时候可一点也没软脚。把这些条件通通加起来,那几乎要把Telos 390.2捧上天了!可是Telos 390.2却真的有如此迷人的魅力,那种蕴藏在音乐当中的气质,我还想不出来谁和Goldmund相似?如此难以言喻的音乐气质,应当是Goldmund隐藏在内的「致命吸引力」吧?
点阅「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
Telos 390.2致命的吸引力表现在哪里?它具备非常高的唱片辨识度!此外怎说?同样一首乐曲,经常有许多不同的版本,不同的指挥、不同的乐团、不同的录音方式、不同的唱片型式发行,基本上每一个版本都要能听出箇中差异,其中有些是录音年代的差别,造成录音解析度的高低,但顶尖的音响系统不仅要能表现出录音的差异,更重要的是带领聆听者进入音乐诠释的认知,虽然一听就知道录音的好坏或年代的差异,但指挥与乐团合作的音乐诠释,那才是藏在唱片当中精华,好的音响系统不仅好录音要能发挥,即便是稍有年份的录音也要能让我们享受音乐的美好,Telos 390.2就是能让好录音更好,普通录音听起来也能畅快淋漓,我们虽然可以注意到唱片录音的差异,但听每一张唱片却都能有高度的聆听享受。
海飞兹版
我想举「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为例,这是一首所有小提琴演奏家必须挑战的曲目,所以版本也非常地多,发烧友耳熟能详的大约是海飞兹版,这张RCA的录音因为录音时间早,所以母带噪讯清晰可闻,但小提琴独奏与乐团主体依然录得饱满厚实,在Telos 390.2上面准确递传达了海飞兹凌厉的小提琴诠释,在第三乐章的Rondo轮旋曲小提琴独奏愉快地领军,接着拉高八度,然后乐团Tutti齐奏,与小提琴唱和,海飞兹引导进来的速度颇快,孟许指挥下的波士顿交响乐团跟得也很快,彼此相互辉映。Telos 390.2忠实地呈现了录音母带的面貌,但音乐的本体却不受干扰,海飞兹干净俐落又带着稜角的音符,为第三乐章热情活泼的旋律加上了些许冷冽感。
凡格洛夫版
以录音来说,越晚近的录音自当品质更好。我大胆的拉开录音年份来比较,播放凡格洛夫演奏的版本,这张EMI版录音在90年代,比起海飞兹要晚了三十年以上,数位录音技术的进步呈现非常低的背景噪讯。我先听第二乐章的慢板,Telos 390.2通透的音场更显清晰,与海飞兹版比较起来,凡格洛夫这张新录音的音场开阔又深邃,乐团轻盈的弦乐,轻柔地等待独奏小提琴的主题,一边听着这张唱片,脑海里不禁浮现了录音的场景,凡格洛夫当然是新生代的帅哥小提琴明星,但指挥却是大师罗斯托波维奇,而这也是大师晚期的作品,慢板更显深邃沉重。第二乐章不间断地进入第三乐章,在大师驾驭下,年轻帅哥不敢飙速,如猎歌一般的旋律活泼但不轻挑,乐团也沉稳地与小提琴唱和。与海飞兹版比较,新的EMI录音当然更为通透,解析力更高,音乐场景烘托地非常漂亮,但是讲究凝聚、高密度的小提琴,竟然老的RCA录音更强一些。用Telos 390.2聆听年代差距这么大的录音,两张唱片都精彩,录音品质清晰易辨,同时也可以感受录音旨趣的不同。
希拉蕊韩版
我还带了哪些「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我还听了希拉蕊韩的Sony版,这位小姐年纪更轻,又是美女,但是非常有个性,我讲的可不是从报纸上读来的花边新闻,而是从音乐里面感受。这是一张相对很新的数位录音,具备高动态与低噪讯,一听就可以感觉到数位录音的鲜活解析,不过如果您直接听她演奏的第三乐章,那可真是压着乐团跑。从很慢的第二乐章一进入快板的第三乐章,希拉蕊韩真可说是火力全开,疯狂飙速,小提琴杀气腾腾,紧跟着乐团的唱和马上得跟进,指挥大卫辛曼似乎有些放纵希拉蕊韩,一路押着巴尔的摩交响乐团追上小提琴,但希拉蕊韩越拉越High,速度一路加快,终于乐团有些赶不上,低音部开始有些紊乱。为什么是低音开始乱?因为叫低音大提琴猛力跑快一下可以,要一路跑百米追小提琴,可真折煞拉低音大提琴的人。在Telos 390.2上面不仅呈现出唱片录音的细节,这些小小的乐团混乱,也一样听得清清楚楚,真是有趣。
谢霖版
讲了三张「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究竟我最喜欢的是哪一张?不是晚近的录音,而是1973年谢霖的Philips版,由海汀克指挥阿姆斯特丹皇家大会堂。因为录音不算新,所以我们还是可以听到类比母带的底部噪讯,这在第三乐章一开始的小提琴独奏部份更为清晰,但谢霖的版本录得真好,小提琴的形体凝聚而浮凸,漂亮地在音场中央结像,琴音浓郁又带有穿透力,那是很难形容的演奏音色,声底厚实,却维持漂亮的衝力,挥洒出高贵的小提琴泛音色泽。海汀克指挥的阿姆斯特丹皇家大会堂乐团也不遑多让,Tutti合奏的音量恰到好处,还带着明亮的色彩,与谢霖相互辉映,真可说是一场指挥、乐团与独奏者势均力敌的精彩录音。
在Telos 390.2上面一连听了这几个版本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而且不是刻意挑选「发烧版本」,Telos 390.2都恰如其分地把录音中的细节清晰呈现,不管是音乐细节或是录音的年代气息,但最让人感动的更是音乐诠释的表情,Telos 390.2彷彿把唱片给唱活了,彷彿演奏者就在面前一般,我们跟着音符的跳动,想像录音的当下,独奏者如何和乐团互动。以海飞兹来说,独奏者带着君临天下的权威感,乐团反而是配角,凡格洛夫版则有些像是大师提携后进,而希拉蕊韩像是小女生耍脾气,大小姐想怎样就怎样,最后一张谢霖则表现出大师相互扶持、相互辉映的圆融。
迷醉在音乐里
虽然只是在海山一个下午,Telos 390.2的声音魅力已经深深烙印在脑海里,对大多数的爱乐者来说,195瓦的综合扩大机绝对够用,但我也知道Telos 390.2绝对比其他195瓦的综合扩大机要昂贵,甚至贵上好多倍。不过这般昂贵绝对有价值,那就是直达录音深处情感的细腻,那是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声音气质,而且就算我听过许多品牌的扩大机,Goldmund所呈现的声音气质也是我从来没有感受过的。Telos 390.2的声音并不霸气,但是那种娓娓道来的音乐描述,彷彿春风一般吹入心底,听得人都要醉了。唉,要是能天天用Telos 390.2迷醉在音乐里,那人世间还有什么好烦恼的事呢?
器材规格
Telos 390.2
输出功率:195W×2(8欧姆)
最大电压:55V峰值
频宽:10Hz~20kHz(+/-0.05dB)、10Hz~200kHz(+/-0.5dB)
失真:小于0.006%(65 W RMS,8欧姆)
讯噪比:大于90dB
尺寸440×410×100mm(W×D×H)
重量:22公斤
相关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