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活化石到新舵手,美国 VPI Player黑胶唱机
2018/7/30 11:17:26
|
说到美国最知名的黑胶唱盘厂,大家想到的第一个名字一定是VPI,但是你知道VPI的第一件作品是什么吗?答案是一个唱片镇,有两种不同的重量可以选择搭配,第二件作品才是他们的成名作,竟然也不是黑胶唱盘,而是至今仍在产品线上的HW-16洗唱片机(现役型号为HW-16.5)。
创立于1978年的VPI是由Harry Weisfeld与Sheila Weisfeld这对夫妻所共同创立,现在已经交棒给儿子Mat Weisfeld管理,依然还是美国最知名的黑胶唱盘厂商。走过类比(LP)转数位(CD)的1990年代,VPI老神在在,持续不断推出新产品,而且就在几乎所有黑胶唱盘厂都应声倒地之时,他们反而逆势成长,成为市场中少数屹立不摇的黑胶唱盘厂。在「黑胶复兴」来临之前,每次提到VPI这间公司,大家总不免称之为「活化石」来形容这家特立独行的音响厂商
VPI到1980年才推出第一款黑胶唱盘HW-19,从产品型号研判他们早期命名的规则,HW是Harry Weisfeld,后面的数字呢?据说是研发的产品代号(不一定是洗唱片机,有可能是任何产品类型)。换句话说,在HW-16之前,已经有15个未上市的设计(并不一定有做成产品),到第16号才成功且推出产品,而16到19,又历经了几次的修正,最后才推出第一款黑胶唱盘(研发周期显然减短了不少)。
HW-19看起来就跟他们家经典的产品Classic 1唱盘一样,这款在2008年纪念创立三十周年推出的型号,本名为Classic 30th Anniversary,之后也一路衍生出一系列的Classic产品,最后在2014年推出集其大成的The Classic Signature。
时间再回到1983年,VPI推出HW-19 MK2,模样洗练了许多,之后陆续进化到1998年的HW-19 MK4。为什么我一开头就讲了这么一长串的故事呢?因为从这段VPI的创业史里面可以看出这家公司设计的DNA,就是持续不断的改良、进化。
VPI的Player黑胶唱盘是专为完全不懂黑胶的入门者设计之产品,也是目前最完善的黑胶聆听整体解决方案。Player黑胶唱盘的推出一举让VPI从音响圈的「活化石」变成黑胶市场的「新舵手」。
关于这次要写的Player黑胶唱盘,故事就要从2012年推出的Traveler(旅行者)唱盘讲起,这款产品是Harry Weisfeld的爱妻Sheila Weisfeld过世之后,VPI正式推出的第一件产品,也是他们首次针对入门者所推出的黑胶唱盘。
妻子过世后,伤心欲绝的Harry本来打算收掉公司,此时本来在当老师的小儿子Mat决定回来帮助父亲的事业,所以整间公司才又开始振作起来。第一个问题是,当时的VPI已经有非常成功的旗舰唱盘HR-X,也有名满天下的Scout系列,更别提还有延续创业经典的Classic系列,照理说产品线应该已经非常完整齐全,可以满足各阶层黑胶玩家的需求。但Mat却发现他们并没有针对完全不懂黑胶的入门者推出的黑胶唱盘,也就是在定价低于2,000美金的产品完全付之阙如,所以推出了Traveler黑胶唱盘。
这是VPI在2013年推出Traveler V2,V1与V2外观的区别是产品型号从唱盘基座的正面改到上面。
VPI不久就在2013年推出Traveler的V2版本,广纳消费者的意见回馈改良,也首度采用了24V的直流马达,让Traveler的适用性更广泛。接着他们在2015年推出Nomad一体式黑胶唱盘,虽说前面已经有Traveler的研发经验,但Nomad其实是完全重新设计的产品,除了加入唱放与耳扩线路,整个唱盘基座(plinth)的设计与唱臂也全面进化。
隔年(2015),Nomad推出V2版本,这次VPI特别为这部黑胶唱盘设计了全新的唱臂,虽然是一体式(all in one)设计,但也加入了许多升级的可能性。从Traveler与Nomad身上,是不是又再次验证了我开头说的故事?
VPI在2014年推出的Nomad(这张图是2015年的Nomad V2版本)是他们推出的第一款一体式黑胶唱盘,也就是Player黑胶唱盘的前身。
从这张图可以看到早期版本的Nomad之platter采用与唱盘基座类似的MDF複合材质制作,同时采用了与Traveler类似的金属脚座,为偏硬的阻尼设定,这两个设计在后来推出的Nomad都改掉了,所以VPI乾脆把型号也改了,在2016年正式推出Player。
Nomad黑胶唱盘完全不同于市面上所谓的平价(廉价)黑胶唱盘,不但结合了VPI多年对于黑胶系统的设计经验,也融合了他们对于声音的品味与要求。
一开始,VPI只想推出一款入门唱盘,所以并没有打算留给用家任何的升级空间,因为他们认为如果要升级,就直接选购他们家更高阶的黑胶唱盘即可。但后来他们发现,就算是入门玩家也非常重视有没有升级空间这回事,就算他们也许一辈子都不会用到,所以VPI又把这些升级的空间还给了消费者。
VPI在2016年结合之前的研发平价唱盘的所有成果,一口气推出两款黑胶唱盘,分别是Cliffwood与Player。Player的等级较高,不仅是一体式唱盘,内建唱放与耳扩,唱臂也采用较高制作水平的产品,搭配的唱头是Ortofon 2M Red。而Cliffwood不具有唱放与耳扩,唱臂采用铝合金制作,搭配的是Grado的Green MI唱头。两者都是VPI面对新世代所推出的主力产品,价格都非常的亲民。
Player就是「黑胶唱盘」的意思,名字取得很大器,那Cliffwood又是什么意思呢?答案就是VPI多年来工厂的所在地,强调他们家的产品都是「美国制造」的意味浓厚。事实上,现在大多数的平价唱盘都是在中国制造,不但制作水准堪忧,声音品质也不甚了了,充其量就是有声音罢了,所以VPI不仅要设计一款能让人听到黑胶真正好声的唱盘,还要让人一拿回去就可以听,方便性完全不输给CD唱盘的产品,答案就是Player。
这是与Player同步推出的Cliffwood黑胶唱盘,除了没有唱放与耳扩之外,唱臂也比较简化,但是唱盘基座与platter则是采用与Player同等级的制品。
Cliffwood黑胶唱盘上面的唱臂其实来自Nomad的V1版本。
而Player黑胶唱盘上面的这支唱臂则可以一路追溯到2013年推出的Scout Jr.,后来也用在2014年推出的Nomad V2上面。
Player黑胶唱盘的基座采用包裹了乙烯基(vinyl)的MDF,也就是複合材质制作,另外加上安装了转速控制、唱放、耳扩等电子系统的金属外壳的重量,整体有着绝佳的抑振效果。
这片唱片垫也是经过特别设计,上面还有测定转速的刻度,十分贴心。
可以看到Player的唱盘基座左边,有耳机输入孔、耳机音量、以及唱盘启动钮。Player的唱放与耳扩线路都出自VPI内部的工程人员之手,Mat说是希望能给用家一个参考的基准。
Player透过pulley内外圈的凹槽来切换33或45的转速。
pully上面那层就是45转。
从Nomad到Player,最大的差异就是将原本固定的电源线改为电源插座,让用家可透过选用高级的音响专用电源线提升声音表现。从这张图也可以看到Player从早期Nomad的金属脚座改为软质的橡胶脚座,变成较软的阻尼,方便用家将黑胶唱盘与喇叭摆在同一张桌子上时,避免喇叭的声波对唱头拾取的音乐讯号造成不良的影响。
Player所用的唱臂采用不锈钢制作,臂管为两截式设计,避免同一材质产生的固定谐振问题。接线的部分采用VPI一贯向上导出的方式,唱臂座则修改为标准的JMW 9唱臂规格,让用家可以直接升级。唱臂线也采用高纯度的铜制作,每一个细节都有关注到。
这就是出厂时就已经安装调整完毕的丹麦Ortofon 2M Red MM唱头,虽然是平价唱头,但声音表现让人出乎预料。
唱头的针压已经设定好了,如果用家要调整针压,则要用工具松开唱臂后面的重锤,方能调整。
这支九吋唱臂垂直移动的部分采用Yoke设计,水平转动的轴承与platter中心的轴承采用的是同一款来自Thompson Engineering的60 Rockwell精密轴承,60 Rockwell指的是洛氏硬度60的意思,轴承套则是采用黄铜制作,也就是图中金黄色的部分。
方位角的调整要先松开臂管上的两个小螺丝,不过入门玩家不用担心,因为通常是不需要动到这部份的。
唱臂座的部分已经改为与JMW 9唱臂相同的尺寸,可以直接替换。
VTA的调整则在底部的这个大螺丝上面,旋转则可调整唱臂的水平高度,下面还可以看到接地端子。
整个Player唱盘从里到外给人的感觉就是「扎实」两个字,完全没有他厂同价位或同类型的制品那种「虚虚」的感觉。
在原厂提供的说明书中,还有特别提到各种升级方案,除了唱片镇、脚座、唱臂、唱头之外,其实Player的唱放也是可以disable的,不过原厂并不建议用家自行操作,请送回经销商处理。
我聆听的第一张黑胶唱片是莎拉克劳克兰的「透明」(Sarah McLachlan / Surfacing,Classic Records),里面第二首「I Love You」里面的电子低频非常强劲饱满,让我非常讶异,因为在CD中听到的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我也从来没想过会在Player这样的「平价」唱盘上听到这么饱满的低频表现与如此全频段的声音,可见这部Player不能等閒视之。第三首轻快的「Sweet Surrender」一开头也是电子乐器声响,质感非常好,当然莎拉克劳克兰更是无庸置疑的好听,接着第四首经典的「Adia」,吉他声响非常爽脆清晰,搭配女歌手的嗓音形成一种非常美的融合感,这也是在听CD时难以体会到的。
第二张听的是Rudolf Firkusny与茱莉亚弦乐四重奏(Juilliard String Quartet)合作的「Dvorak : piano quintet in a / bagatelle op.47」(CBS Masterworks 76619),弦乐器的水乳交融感表现得非常出色,让人听到四件乐器与钢琴形成的不同和声美感。最难能可贵的是,我在这份录音中还听得了醇厚的弦乐器质感,通常平价唱盘虽然能将小提琴唱得好听,但厚度感还是差了一点,可见VPI在调声上也煞费苦心。透过软质的脚座、厚实的基座、纯铜的臂管线、Ortofon的唱头等,让整个声音带有绝佳的醇厚风味。
大提琴家毕尔斯玛(Anner Bylsma)演奏的「Boccherini-Concerto in G Major」(Musical Heritage Society – MHS 912156A),里面用的是古乐器(period instruments),质感非常特别,通常这类的古乐器在数位系统上听起来都偏硬、偏瘦,而且不容易表现出古乐器那些非常细微的质感,但在Player的重播下却完全不会有这种感觉,很明显的可以听到古乐那种非常细微的质感变化。在这张黑胶唱片中更让我听到里面专为两把大提琴所写的曲目中,呈现出来两把大提琴非常不同的音色与合奏时所表现出来非常美的和声,真的是好听得不得了,能听到这样的声音表现,玩黑胶才有意义啊!我想VPI现在的设计者Mat一定也是这样想,所以才会设计出这么优秀的「平价」黑胶唱盘。
最后我拿出Geoffrey Simon率领Philharmonia Orchestra演出的这张「Respighi: Belkis, Queen of Sheba & Metamorphoseon」(Chandos CHAN8405)做总验收,没想到Player又再次让我惊艳。在第二首「战舞」片段,Player展现出古典音乐该有的恢弘气势,低频阵阵慑人,每一声大鼓都像是直窜地底一样深沉,表现非常优异。
我仔细思索市面上所有低于十万元的黑胶系统,想不出一部功能这么完整,甚至连耳扩都内建的产品,也想不出哪一部的声音表现可以像Player这么全面,足以表现各种音乐类型的各种不同美感。对那些只听流行音乐的黑胶入门者来说,市面上那些平价的黑胶唱盘很可以,但对认真听音乐的入门玩家来说,我觉得至少要有Player的水准才说得过去,才能让你听得真正的「音乐」。
拉拉杂杂的花这么大篇幅介绍一部「入门」黑胶唱盘实在有点说不过去,因为会对Player有兴趣的消费者其实都不需要知道这些,他们只要买回去,接上去听就对了。但我相信我写的东西是有意义的,因为这些都是VPI一路走来的历程,也是Player之所以成功的祕诀。以后再提到VPI,请不要再说他们是「活化石」,而应该称他们是黑胶世界的「新舵手」。
目前VPI提供「硬式摇滚枫木」(Hard Rock Maple)与「摩卡胡桃木」(Mocha Walnut)两种不同外观的Player黑胶唱盘可选。
内建唱头放大与耳机输出、附Ortofon 2M Red MM唱头。33、45转速可调。
搭载1.25吋抗共振MDF基座与铝合金材质platter、VPI九吋直臂
抖晃失真(Wow and Flutter):0.06% WOW、0.04% Flutter
辘声杂讯:小于-80dB
唱头输出:5mV@1kHz(Ortofon 2M Red)
建议针压:1.5克
唱臂有效距离:240.7mm
超距:17.7mm。补偿角度:22.85度
耳机输出:3.5mm一组
外观尺寸(WHD):470×109×343mm
重量:5.9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