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五万元以内的TAS推荐-Vincent SV-236综合扩大机
2016/6/28 17:41:30
|
美国发烧天书(The Absolute Sound, TAS)是老字号的音响评论专业刊物,现任顾问Harry Pearson与总编辑Robert Harry长期以来在音响业界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每每TAS挑选上榜的器材,总是在美国市场上获得很大的销售迴响。我自己也是TAS的长期读者,对TAS榜单却一直是又爱又恨,爱的是他们总能挑选出当今最佳音响产品,但恨的是TAS每每挑选出来的风云器材,价格都偏高,尤其这几年Hi End器材「通膨」严重,天价产品比比皆是,颇有高处不胜寒的感受。
不过2007年「编辑首选」(Editor’s Choice Award)裡面,却出现了Vincent SV-236,最难得的是SV-236一部美金售价低于2000 USD的机种,售价远低于大部分Hi End综合扩大机。SV-236分别出现在2006年10月号与2007年10月号,连续两年获奖,但这两次获奖的纪录,则是要追溯到2005年10月份总编辑Robert Harley的评论推荐。在TAS之前,还有 AV Guide Monthly评论推荐,称SV-236的具备物超所值的身价。
在台湾买Vincent更棒,代理商即使在年初调升过价钱,还是硬把定价压在5万元以内,比美国2000 USD的定价还要便宜,这还没把美国的VAT算进来。此间代理商的努力还不只如此,Vincent全系列产品都正式通过台湾「电检」,对消费者而言,品质与安全等于有了国家级的保障,这些都是额外的成本,莹声还能把定价压得比国外还低,显然是希望能达到薄利多销的效果。
Vincent引进台湾有一段时间了,一直默默地在累积品牌实力,这和Vincent德国原厂的策略一样。1995年创立的Vincent,转眼间也耕耘了十多年,老板Uwe Bartel一开始投入音响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製作「负担得起」的Hi End音响。构思许久,Vincent从真空管扩大机著手,刚开始推出的SA-1前级与D-150后级,低调地上市,慢慢聚集口碑。接下来Vincent慢慢地扩大产品线,朝晶体线路发展,口碑不仅在音响玩家之间传开来,也渐渐受到专业音响媒体关注。
机箱内部大尺寸环形变压器也是重量的另一个来源。
许多第一次接触到Vincent器材的人,都会高估器材的真实售价,这可说是Uwe Bartel创立公司的初衷,他不想做「全世界最昂贵的音响器材」,但却要做「声音Hi End但价格可以负担」的器材,这样的信念十多年来一直落实在Vincent的器材身上。就拿SV-236来说,我初拿到器材时是和CD-S6MK一起送来,搬动CD-S6MK时只觉得满重的,以为就是扩大机,没想到SV-236更重,普通尺寸的纸箱搬起来却煞是费劲,原来SV-236重量高达20公斤。虽说「重量」不等于好声,但重量肯定和用料有关,五万元以内的扩大机要和SV-236比份量,恐怕难找了。
SV-236的重量从哪裡来?首先是重装甲等级的机壳,正面是1公分厚的铝合金钢板,两侧延伸出重量级的散热片,但却不显得张牙舞爪,而是内敛有形,粗糙的部分也都经过打磨处理,不显刮手。机箱内部大尺寸环形变压器也是重量的另一个来源,规格标示著5kV低噪音,电源滤波则是一对10,000μF/63V,分立在两个声道(加起来等于有40,000μF)。功率晶体採用扁平封装的2SC 33519/2SA 1386,总共用了16颗。内部线路整齐地用隔板分出4个部分,分别是电源供应、左、右声道放大与前级线路,所以SV-236不是「带增益的后级」,而是货真价实把前、后级装在一起的综合扩大机。20公斤重的SV-236,8欧姆负载下可输出100瓦的功率,阻抗降低到4欧姆倍增为200瓦,在五万元以内的扩大机等级,也是稀有的「大力士」。
问题来了,大力士经常也伴随著生硬、呆板的印象,SV-236会这样吗?一般人晶体机虽然功率充沛,但音质总是少了些暖意,而真空管机虽然质地柔媚,但在平价机种不容易找到大功率输出者,SV-236这次要鱼与熊掌得兼,走Hybrid线路,让「大象也能跳芭蕾」。SV-236前级放大部分採用真空管,后级则用晶体,把两者的好处一起「混搭」,第一级放大使用单一12AX7,接著第二级则以2只12AX7做左、右声道的放大,而后级则使用16只FET晶体,加上超额的电源供应,把真空管和晶体的好处结合在一起。此外,为了达到最短路径设计,音量控制还装置了连杆,Relay也装配在独立的电路板上面,这些都是让线路简洁化的用心。若是在十万元以上等级的综合扩大机看到这类设计,可说稀鬆平常,但五万元等级的SV-236,却也处处著眼,确实少见。
管晶混血的SV-236不仅有「气力」,12AX7也增添了「美力」,在SV-236正面装置了透明视窗,真空管点亮时,淡淡昏黄的灯丝点缀出暖暖的视觉效果,别有一番风味。面板的控制按钮也尽量简化,左边两个旋钮控制高、低音量,这部份是走被动线路,而右边两个旋钮则是波段切换与音量控制。Vincent也懂得音响迷的心,高低音控制的被动线路可以关闭,进一步简化音乐讯号路径,而喜欢Hi-Fi效果者,右下方还有音量补偿的Loud键,可以让音乐听起来显得饱满有力。总之,SV-236的设计可说面面俱到,「纯淨」一族可以关闭各种额外的讯号调整线路,而「装饰美化」一族也有简单的EQ可以把玩。
由于前级採用真空管放大,SV-236採软开机,面板上的灯号会闪烁一阵子,约莫30秒左右停止,中央的真空管也点燃昏黄的灯光,机器便开始正常工作了。搭配的CD选择Vincent自家的CD-S6MK,搭配的喇叭则有两款,一是高效率的JK Audio PM-10号角,一是效率中等的Focal Chorus 816V。
带著圆滑感的高音
无论是搭配PM-10号角或Chorus 816V,SV-236都展现举重若轻的驱动力,坦白说,这两款喇叭对SV-236都不算严苛的考验,但超额的功率确实让音乐听起来带著轻鬆感。尤其是和PM-10的搭配,号角喇叭好推,但器材质地不好,肯定和盘托出,拿SV-236驱动高效率号角,高频呈现出圆滑顺畅的线条,像是林以信演奏的「易沙意与巴哈无伴奏小提琴」(N&F 63001),琴弦扬起富有张力的表情,却不觉紧绷,能把小提琴运弓之际的力道浮现,却又带出轻鬆有弹性的旋律线条。
弦乐独奏也很考验音质的纯淨度,SV-236或许是真空管的「染色」,高频稍微带著阴暗感,倒不是觉得高频有所压抑,而是有如室内光线略微调暗的气氛,音乐听来更轻鬆。换上Tacet版「布蓝登堡协奏曲」(TACET S101),音乐少了一些光芒四射的鲜豔度,但音乐的光泽依然迷人,呈现出舒服的柔和感。在音场表现上,SV-236稍微保守,布蓝登堡协奏曲弦乐部依然有著一大片一大片的规模,但音场稍向前倾,左右宽度很好,深度略浅,音乐听起来距离比较「近」。要把音场深度拉出来,光靠SV-236稍有不足,但略微调整喇叭Toe-in角度,便可适度加强音场深度。
中频厚实而有力
加上真空管前级的SV-236,听起来还是比较偏向晶体机,质地中性而端正,但真空管适度地让高频略微柔和,让SV-236的中频显得特别饱满有力,是很成功的「线路混血」。像是内田光子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Philips 475 6935),钢琴的颗粒感显得比参考机更为庞大,颇有近距离聆听演奏的气氛,但声音密度略鬆,带有暖意的中频让音符显得柔和,内田光子那种精准而略带神经质的演奏神态略微舒缓,轻鬆感更好。
中频厚实的SV-236表现人声颇有魅力,像是Renee Fleming的「Bel Canto」(Decca 467 101-2),本来就是一张不带压力美声选粹,在SV-236听起来更显轻鬆柔美。一开始La sonnambula(梦游者)如幻似真的歌声,漂浮在半空中,把聆听情绪也跟著带往不知名的想像深处,Fleming的歌声在SV-236唱起来有著适当的厚度,情绪跟著强弱有緻的歌声起伏,这样的音乐听来不带压力,再忙碌的心情也会跟著沉淀下来。
有规模感的气势
百瓦等级的综合扩大机,自然不能放过交响乐的考验。拿出2008年才得到日本唱片艺术大赏的EMI版「罗马三部曲」(EMI 50999 5 07375 2 9),由Antonio Pappano指挥,「罗马之泉」由管乐部带领出富有流动感的旋律,慢板乐章逐步把气氛升高,辗转缠绵,SV-236把标题音乐的景致描写得很传神,音乐浮现适度的光泽,音符如水波一般荡漾漂浮,时而管乐齐鸣,也没有过度的刺激感,乐段到了「罗马之松」时,管乐强悍地展现出描写义大利阳光的景色,SV-236音乐的「画面」依然柔和,有著春日暖阳的和煦气氛。喜欢鲜豔锐利的音响迷,或许会觉得SV-236保守了些,但稍暗的音乐光泽,却能长时间地聆听,而不让耳朵觉得疲劳。
柔和色彩蕴含暗劲
SV-236的音乐个性不走偏锋,而是依循中庸之道。在线路与用料上,SV-236没有惊人之举,而是严选材料,细心规划,用传统的方式把基本功夫做好。在音乐表现的个性上,SV-236同样有著中庸之道,它没有光芒四射的豔丽感,却满满是温暖和煦的音符,在柔和的音乐色彩中,SV-236还蕴藏著雄厚的驱动力,虽然舒服的聆听感受,不让人觉得SV-236藏著「力士」等级的推力,但等你需要推力时,暗劲却似源源不断。
Vincent SV-236器材规格
频率响应:10Hz~20kHz(±0.5dB)
输出功率:100W+100W(8欧姆)、200W+200W(4欧姆)
输入灵敏度:大于200mV
讯噪比:大于90dB
失真:小于0.1%(1KHz ,1W)
输入阻抗:47k欧姆
尺寸:430×450×142mm(宽×深×高)
重量:20kg
参考售价:922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