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评析
掌握好听的关键-System Audio SA505书架喇叭
2016/7/12 10:25:12
|2714
来自丹麦,创立于1984年的System Audio(以下简称SA),以迥异于传统的设计理念,为「小」喇叭重新定义,也为自己在竞争激烈的音响市场上,争取到一块别人不易瓜分的立足之地。
坚持小口径单体
不过,SA所标榜的小,倒不是喇叭箱体一定要做得小,而是单体振膜的面积绝不能大,反之要利用小尺寸、小口径单体暂态反应灵敏的特性,重现最真实的细节与音乐活生感。

SA所有单体包括振膜都自行设计,全部喇叭的中、低音单体只使用小口径且质量极轻的振膜。
SA认为,单体振膜是所有音响器材环节中耗损讯号细节最多的部分,也就是失真最高的地方。主要原因是大尺寸振膜即便做得再薄、再轻,但相对于小尺寸振膜,它的重量还是偏高,反应就会不够灵敏,因而容易牺牲掉一些极细微的音乐讯息,与快速的动态反应。所以SA坚信「越快越好」的道理,所有单体包括振膜都自行设计,全部喇叭的中、低音单体只使用小口径且质量极轻的振膜,重量大约只有传统纸盆的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一。
非纸盆不用
为何SA的纸质振膜要跟「传统纸盆」比重量,而不跟新的化学合成物或金属材质振膜做比较呢?因为SA崇尚天然材料,坚持使用纸质振膜。SA认为,只有混和了多种天然纤维的纸盆,才能表现出最丰富的音色。这样的想法与目前许多Hi-End厂爱用陶瓷单体、三明治式振膜、化纤振膜…等大相迳庭。不要以为纸质振膜使用传统材质,成本一定比较低,其实不然。
纸盆的制作过程较为繁複,而且需要更多的人工,不像化学或金属材质振膜,压一下就成形了,在人工成本水涨船高的今天,纸盆并不省钱。另一方面,好的纸盆会因音色要求而混入多种素材,像是棉、羊毛、丝、椰子树纤维,甚至陶瓷粉末等,更增高了制作成本。
入手沉重的扎实音箱

SA505的低音反射管位在背面,口径并不大。
光是上述两点,就让我对这次的主角SA505充满了好奇与期待,一是由于我原本就对纸盆单体很有好感,它有种独特韵味很难取代,二则因为SA既然对小口径单体如此专精,做出来的小型书架喇叭想必有其过人之处。
SA505的外型也十分「传统」,并不多花成本在什么水滴流线造型或钢琴烤漆上。这样的作法我也蛮认同,因为如此价位的喇叭,老老实实地把音箱做好,我想才是最重要的吧!在SA505方正外观下,拿在手上颇为沉重,音箱结构相当扎实,制作的细致度也在水准之上。SA505的低音反射管位在背面,口径并不大,依SA的设计理念,SA505应该还是很好摆放,这部份就留待试听时再做测试。
掌握好声关键-中频

因著方便,我就直接在架设好现成器材的客厅中进行试听,搭配的扩大机是Melody 1688II真空管前级与Densen B-310后级,讯源则是钟神Impress CD II唱盘。先播放Acoustic Mania的「Talking Hands」专辑,这是由Antonio Forcione与Neil Stacey组成的吉他二重奏。这应该是一张采取近距离收音的唱片,因此即便透过小小的SA505,仍可以听到很充实、很庞大的音像,不过不同的是,吉他音粒的密度与重量感很棒,拨弦充满力道,即便快速弹奏仍能清楚地交代。片中Forcione弹的是尼龙弦琴,温润中颗粒仍显得紧实,也具备良好的力量感。听完「Talking Hands」,我发现SA505的中频厚度真是棒,即便在这蛮大的空间中,吉他声仍不显虚弱,可见System Audio真懂得掌握好声的关键啊!
低频不拖泥带水
接著我换一些编制较大的音乐,一些问题便开始浮现出来:音场的下半截消失了,而且声音有点干。我想了一下,大概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了。一个原因出在Densen B-310,这部后级对单体的控制力相当好,也就是低频的尾巴收得很快,刚好SA505也是属于反应快速的类型,配在一起时,尾韵便显得不足。另一个原因则是空间太大,离牆又太远(超过1.2米),低频都被消化掉了。两个因素相加,便导致声音太干,低频不足,而「Talking Hands」是双吉他演奏专辑,吉他本来就没什么低频,而且又是尾韵较短的乐器,自然听不出问题。
解决的办法倒也容易,我把SA505搬到房间里,并换成一台音色适合的综合扩大机,问题立刻迎刃而解。此时离牆约30公分,不仅低频回来了,而且温厚饱满,声线清晰,尾韵更是恰到好处。
有热度的声音

这样的声音走向听爵士在适合不过,于是我拿出McCoy Tyner Quartet在Chesky的录音「New York Reunion」。当中的乐手可都是大咖,包括萨克斯风手Joe Henderson与贝斯手Ron Carter。萨克斯风在SA505的播放下,具备比铜管该有的密度更好的表现,而且略带浓郁的音色走向,让SA505没有小喇叭常见的生硬感。Double Bass拨奏有Q度,更有厚度,速度感则让低频浓而不糊。
播放第3轨「What is this thing called love?」,SA505以它自己的方式说明什么是热烈与激昂。SA505的声音并不刺激,也不华丽,甚至高频还有一点点暗,但它以饱满的音像与丰富的音色表现,让听者感受到4位乐手已完全投入在忘我的演奏中,有种热立即将引爆的爽度,而更棒的是,听久也不觉耳朵疲累。
深刻描绘音色质地
接著沉淀一下心情,换上阿劳演奏的萧邦叙事曲。通透并不是SA505的强项,因此播放这张录音水准还可以的唱片,并不会出现晶莹剔透的钢琴音粒,但这并不代表SA505播钢琴就不好听。相反的,SA505的钢琴很直接,很均衡,低频很有重量感,琴体内共鸣的尾韵也在水准之上,所以我听到的是正确、自然的钢琴。值得一提的,不论是激昂还是感伤的音乐,透过SA505,我似乎很容易便受到感染,虽然这很抽象,但感受确实如此。

弦乐四重奏也是我常测试的项目,挑选的唱片是Quatour Ebéne演奏法国作曲家作品。一般来说,多数小喇叭的设计会尽量发挥其中高频的优势,做出亮丽光彩的声音走向,但这样的走向常失之均衡,导致聆听弦乐四重奏变成折磨。不过,SA505并没有这样的问题。SA505在适当的空间里,弦乐声线显得饱满,厚度出色,均衡度堪称如此小型的喇叭中的佼佼者。音色方面,SA505并虽无油亮光滑的甜美线条,但略为黏滞的特质,充分描绘出琴弓擦弦的丰富纹理。这样的音色听起法国印象派作品就有意思了,因为印象派音乐原本就是以音色变幻为旨趣,SA505虽不华丽,却很能凸显质地与音色。
独到声音品味
经由这次试听,我充分地瞭解到System Audio是一家很能掌握住好听元素的公司,他们的确清楚什么样的声音才是真的好听,而不随波逐流,即便是低价位带的入门产品,System Audio更懂得凸显当中的一两项特质,让器材变得好听,而SA505正是这样的东西。它让你花费不多,收穫却不少,除了能买到丹麦原厂生产的喇叭,听到富有音乐性的声音,更重要的是,你已拥有了System Audio对于声音的独到品味。
System Audio SA505器材规格
型式:2单体2音路低音反射式书架喇叭
使用单体:1吋软半球高音单体×1,5又1/4吋中音单体×1
频率响应:50Hz-35kHz(±3dB)
灵敏度:88dB
平均阻抗:8Ω
分频点:3kHz(4阶分音)
建议扩大机功率:25-90瓦
尺寸:280×150×207mm(高×宽×深)
重量:4.4公斤
System Audio SA505,2单体2音路低音反射式书架喇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