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欢迎来到遛音响6HIFI 请登录 免费注册
400-068-4885
音响评析

小尺寸有大马力-试听英国PMC Twenty 22书架音箱

2016/3/17 17:32:28

|
7952

1991年,Peter Thomas与合伙人Adrian Loader携手在英国Highams Park成立PMC公司,标榜「专业监听喇叭」(Professional Monitor Company)。2011年, PMC欢庆二十週年纪念,推出了全新世代Twenty系列喇叭。我在九月底才去英国原厂采访,没想到十一月底全新的Twenty 22喇叭已经正式出货,试听喇叭送到编辑部了。

二十週年Anniversary全新系列
Twenty系列虽然是趁著PMC创立二十週年的时机推出,但原厂却没有把这个系列标榜为「纪念产品」,挂上Anniversary字样,来个限量版涨价,相对的,Twenty系列标示著PMC下一个二十年的新起点,也是量产的新系列。PMC从公司名称就知道,他们是非常务实的公司,专门作「专业监听喇叭」,许多发烧友偏好录音室等级产品,理由很单纯,要重现「录音本质」,选录音室使用的器材最接近「原音重现」,所以就算专业喇叭并不特别漂亮(甚至有些专业版外观黑压压的),还是愿意为了「录音室等级」音质,把PMC迎娶回家。过去二十年来,PMC先是在专业录音室开疆拓土,打出一片天,其专业的形象也获得许多发烧音响迷的青睐,在家用音响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可是Twenty系列的问世,似乎可以感觉得到PMC的市场风向有些变化,最重要的改变就是:PMC喇叭变漂亮了!以编辑部拿到的Twenty 22为例,箱体看起来还是方方正正,但多了向后的倾斜角度,木箱边角削切干净俐落,更显高级家俱的质感。把Twenty系列和既有的「i」比较起来,Twenty系列多了一点优雅年轻,而「i」系列则更显质朴稳重。这外观上的变化,究竟好不好看,最终决定还在消费者身上,可是PMC想把喇叭做得更漂亮的企图心,在Twenty系列身上倒是看得很清楚。
细节、细节、细节
造形设计到底好不好看,新样貌的Twenty 22有没有比以前TB2漂亮,答案或许因人而异,有人喜欢传统的设计,有人偏好尝鲜,很难有绝对的标准,可是讲起设计的细节,就能了解PMC对的用心了,Twenty系列的细部处理,改变可多著。熟悉PMC的朋友都知道,他们擅长制作传输线式音箱,这类音箱必须有一个大尺寸的传输线开口,开口面积肯定比一般低音反射式音箱大得多,以往PMC在这个开口装了特制泡绵,外观修饰不多,这个开口周围还略向内凹,时间久了容易积灰尘,爱干净的PMC用家一定都清理过这个地方。在新的Twenty系列上面,这裡增加了金属铁网,外观看起来漂亮多了,尤其是选择黑色钢琴烤漆版本时,传输线开口和钢琴烤漆箱体几乎合为一体,视觉效果更为干净俐落,而且铁网盖住整个传输线开口,灰尘也无处可积了。

 
这么漂亮的随机文件,细节照顾的真周到 

作为书架喇叭,Twenty 22当然需要适当的喇叭架,以往选择PMC书架喇叭,用家要自己寻找合适的搭配,这次PMC同步推出了搭配Twenty 22的专用脚架(较小的Twenty 21也通用)。因为Twenty 22采用向后5度角倾斜的面板设计,所以专用脚架也跟著向后倾斜5度,构成视觉上的整体感,如果买一般直立的脚架,搭配起来视觉上调性比较不一致,也就没有PMC原厂脚架那么漂亮。专用脚架靠两个粗壮的柱子支撑,其中一个脚架可以灌沙,增加质量,另一支柱子则可以把喇叭线藏起来,从底座延伸出来,这样就不会在书架喇叭后面吊著一条丑丑的尾巴,又是一个重视美观的设计。这类专属脚架的设计并不是新鲜事,可是PMC这般以专业喇叭起家的公司,居然越来越重视外观搭配,这倒是新鲜。
其实不单纯是讲究外观,Twenty系列的声音也更贴近「家用」。怎么说?难道追求「专业监听」和「家用」两者目标不一致吗?监听喇叭讲究准确,如果您选择PMC的专业版,它们大多是主动式喇叭,搭配后级少了乐趣,原厂手册会提供详细数据,譬如距离与最大音压值的参照,录音师搭配设计录音室空间就有依据,以前我和PMC原厂见面采访,话题也都围绕在精准重播音乐上面,可是这次去PMC原厂采访,听他们介绍Twenty系列,没想到PMC的「形容词」竟然多了「声音听起来比较甜」的说法,这可让我吓了一跳,这是我熟悉的PMC吗?以前从来没有听过他们这么形容自家喇叭?
研发历经三年之久
由于九月底才去英国参加PMC的产品发表会,所以这并不是我第一次听到Twenty 22。在九月底的产品发表会上,Peter Thomas亲自上场,与自家行销经理Keith Tonge一起介绍全新Twenty系列。PMC这次为了研发Twenty系列,花了三年时间,在全白的设计纸张上画出崭新世代的PMC喇叭,Peter Thomas说他设计喇叭的原则从来没有改变过,就是要追求最多的音乐细节与最低的音乐失真,在Twenty系列上面,这些原则依旧不变。


PMC第一次设计前障板向后倾斜的喇叭,视觉感受很新鲜。 
设计原则不变,那Twenty 22哪裡改变了?答案是从头到尾都改变了!音箱依旧是传输线式音箱,原理不变,,Peter Thomas一直相信传输线式音箱是最理想的音箱设计,只是比一般箱体难做许多,可是Twenty 22的斜面板箱体,以前PMC从来没做过,Peter得要重新设计。此外,Twenty系列的单体全部换新,Twenty 22搭载了27mm Sonolex高音单体与6.5吋中低音单体,这些地方都有学问。
继承许多Fact系列的新技术
从Twenty的外观来看,不难想像这个系列和之前的Fact很有关系,没错,Twenty 22使用的27mm Sonolex高音单体,就是之前设计Fact时的技术延伸,Fact用的是19mm的Sonolex单体,但Twenty 22用的是口径更大的27mm。这些单体不是PMC自己制作的,而是和挪威SEAS合作开发,由SEAS负责生产。Twenty 22用比Fact系列更大口径的高音单体,并不只是为了高频延伸漂亮,而是要让高音单体向下的延伸更好,这样二音路设计在中高频的衔接才会漂亮,同时也让中音单体的负担小一些。中低音单体则大方地继承Fact的技术,采用天然纤维振膜(就是纸盆),橡胶悬边也可确保耐久不坏。由于PMC采用传输线式音箱设计,单体也必须配合,所以这些单体都是PMC的特殊规格。
Twenty 22的高音单体还有一个地方值得注意,振膜前面还有一个金属网罩,那可不是做好看的,也不是拿来「提防小手」作保护用,这个金属网罩其实是用来提升扩散性,降低高音的指向性,这样聆听位置就不会侷限在狭窄的皇帝位。二音路的Twenty 22分频点设计在1.8kHz,比一般PMC喇叭要低一些,主要就是Sonolex高音单体向下延伸性能提升,让高音单体与中低音单体各自的工作线性更好。其实在Twenty系列产品发表会上,Peter Thomas就说过,二音路喇叭架构简单,但有许多地方需要取捨,分频点是其中之一,箱体向后倾斜也是其中之一,这些都是靠设计追求好声的方法,但必须综合应用,好声音就是靠许许多多细节总和起来的结果。
 
这诸多细节还包括Twenty 22系列的分音器。PMC使用PCB版制作分音器,标榜「军规」等级玻璃纤维板,PMC还要求铜箔加厚,外表再镀金,铜箔加厚为的是降低讯号路径内阻,损耗更低,镀金则是为了经久耐用。还有什么地方特别?Peter Thomas说很多人以为分音器只是把零件装上去就好,讲究者专用昂贵电容或电感,可是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关键,Peter Thomas说零件很重要,PMC选用法制MKP搭配叠片铁芯电感,这些都是精挑细选的零件,但未必是最贵的零件,但Peter强调分音器更重要的是线路规划,同一块板子用不同的线路佈局,就算零件一样,声音也会有很大的差异,所以PMC的Know-How也在于线路佈局,Peter说这些知识没有教科书,全都靠经验累积而来,他早年在BBC的时候就和工程师一直在搞这些东西,全都是PMC的珍贵资产。
Twenty 22还有什么地方「升级」了?箱体用料改变了。以往PMC多使用MDF中密度密集板,Twenty 22则使用HDF高密度密极板。相同体积的HDF的质量比MDF增加30%,代表音箱更重,用意就是要让箱体谐振更低。此外,传统上PMC的音箱都采用「双面贴皮」,也就是音箱内外都有贴木皮,内层贴木皮自然不是为了好看,用意是让内外压力平均,这才不会对声音有负面影响。
不怕空间大的书架喇叭
试听Twenty 22的过程都在U-Audio自家试听室,这个试听室空间是超过二十坪的开放空间,本以为对书架型的Twenty 22来说比较吃力,可是Twenty 22有以小搏大的实力,劲道可真让人吓了一跳。我帮Twenty 22搭配的是Accustic Arts的Power ES综合扩大机,8欧姆输出90瓦,不是什么大功率的怪兽后级,就能把Twenty 22推得这么好,看来这次PMC有刻意让喇叭好推一些,原厂标示效率为90dB,推起来确实满轻鬆的。

让我吓一跳的音乐可不是简单的器乐独奏,而是柴可夫斯基的「Hopka」,播的也不是一般CD,而是Reference Recording推出的「HRx Sampler 2011」,音乐档案格式是24bit/176.4kHz。要播这个高解析度音乐母带有些麻烦,先把DVD裡面的档案拷贝(不是Rip)到硬碟裡,然后选择适当的软体播放,我用的是Decibel,程式很小,但功能很直接,只是一个抓取数位档案的中介,内中不做任何昇频或转换处理,把数位音乐完整的输出给Lindemann USB DAC 24/192,然后用Accustic Arts Power ES推Twenty 22。一开始有些担心让Twenty 22操过头,音量开得比较小,播了30秒有些乏味,感觉Twenty 22还没动起来,一口气把Power ES的音量推到12点钟过去,哈!力道出来了,这Twenty 22好猛!

好猛!猛在哪裡?别看Twenty 22个头小小的,为了漂亮,PMC把面板尽可能做得窄,中低音单体几乎要挤出前障板外面去了,可是扩大机力道一出来,那中低频的Power就衝出来了。这首「Hopka」是Mazzepa舞曲之一,音乐由弦乐群开始,旋律主要在表现节奏,带出舞曲的气氛,柴可夫斯基巧妙地加入木管,带出农村田园风情,节奏越收越紧,让舞蹈的气氛拉到高点,然后用比较轻柔的音乐和缓气氛,等待打击乐和铜管一起加入,衬托出节庆欢欣鼓舞的气氛。这一连串的音乐很精彩,但对音响来说却很不好表现,譬如弦乐群的层次,流畅中还要带著点粗犷气息,这毕竟是描写民间舞蹈与节庆的音乐,自然音乐带著点粗犷,如果弦乐群细细地,听起来像是宫廷舞会,那就不像Mazzepa了。
监听实力增添迷人风采
Twenty 22还是带著PMC那种监听性格的传承,表现音场与定位很漂亮,那弦乐群的层次清晰而不带渲染.....慢著,Twenty 22好像高频上段比较软调、比较轻鬆、延伸出带著丝绸般的高频光泽,感觉音乐比较撒娇、比较甜润,这裡和印象中的PMC有些不同,以前PMC可是老实人,给什么播什么,不会润饰的,但Twenty 22似乎在中高频调性软嫩了些。可是中低频段的表现可是很PMC的,「Hopka」虽然才短短四分多钟的音乐,可是结尾可是火热爆棚的,打击乐群、铜管群、木管群、弦乐群火力全开,舞曲的节奏加速往前衝,一路衝到最高点,我用大音量催逼著Twenty 22,那低频的能量感一波又一波来袭,看著那6.5吋中低音单体不断跳动著,似乎单体快到极限了,可是音乐听起来还是有著足够的轻鬆度。嘿,我可不是在四坪大的房间用大音量听Twenty 22,这个试听室超过二十坪,竟然Twenty 22还能把「Hopka」唱得这么猛,这对「书架喇叭」绝对不能用尺寸来衡量其音乐能量。
 
PMC白金卡?不,这代表二十週年之后的PMC,将提供用家长达二十年的保固。 
Twenty 22和印象中的PMC相去不远,但也有些不同,过去经验中试听的PMC喇叭,需要多用点心来对待,扩大机搭配要挑选,推力要够,质感也要够水准,喇叭摆位不能马虎,Toe-in角度要多尝试,音场定位才会更准确。可是Twenty 22倒是很友善,我刚把喇叭接好,位置没特别注意,也没让喇叭Toe-in,就直接这么听了。即使没有特别调整,Twenty 22还是表现出很漂亮的音场,场景很开阔,虽然只是一对尺码不大的书架喇叭,表现却是落落大方,没有侷促感,感觉上比原本走监听路线的PMC喇叭好搭好调。当然,仔细再调整,音场定位会更好,但相对的Twenty 22比起传统PMC喇叭用起来轻鬆多了、简单多了。
愉悦的音符流动感
Twenty 22哪裡和传统的PMC喇叭相同?声音的密度和厚实感。这部份一听就知道是PMC,中频段密度很好,却不显紧绷,中低频延伸有厚度,向下延伸有量,还带著富有弹跳感的Q度。用同一张RR高解析度母带,听莫札特「第二十一号钢琴协奏曲K.467」,乐团编制比「Hopka」小得多,Twenty 22巧妙地呈现两首乐曲之间规模感的差异,弦乐群轻盈许多,莫札特那种天真烂漫的表情一下子瀰漫了试听室,因为乐团相对缩小许多,音场规模也没那么大,随后钢琴愉快地弹奏,Twenty 22中音域的声音密度带出了钢琴的声响魅力,钢琴其实是打击乐器,可是轻重之间变化很大,Twenty 22在收放之间灵巧活生,优秀的声音密度则呈现了钢琴的真实感,这样的钢琴有力度、有重量、有速度,和乐团之间的强弱对比交织,构成一幕幕音乐流动的精彩场景。

  传输线式音箱设计的Twenty 22,中低频有著比相同尺寸书架喇叭更精彩的演出。拿贝拉方提的「Belafonte Sings The Blues」专辑为例,当中「Cotton Field 」是脍炙人口的经典蓝调曲目,贝拉方提的演唱更是有味道。低音大提琴走著Walking Bass,把Swing的摇摆风格温柔地带出来,贝拉方提的磁性嗓音有如清唱一般和低音大提琴的牛筋味呼应,不知不觉中爵士鼓用鼓刷衬著轻盈的节奏,小喇叭、萨克斯风、钢琴一个个加入,好像点名一般,简单的「Cotton Field」越来越热闹,那小酒馆呼朋引伴的气氛也越来越浓。整首曲子虽然越来越丰富,越来越複杂,可是一直不变的是低音大提琴的Walking Bass,从头到尾没变过,让热闹的音乐场景有著稳定的节奏步调,Twenty 22很漂亮地把低音大提琴的线条和份量表现出来,牛筋拨奏一颗颗粒粒分明,就算爵士鼓、钢琴、铜管一个个加入,这低频的线条依然维持得很好,音乐热闹,但场面一点也不混乱。
大声操也不怕崩溃
  
试听Twenty 22最「残酷」的一张唱片,莫过于田志仁的「等待黎明」,第一轨「Baba Yetu」,这首葛莱美奖获奖曲可真是相见恨晚,极光前不久才引进,音乐写得很美,编曲很漂亮,录音更是没话说,难怪会得奖。但怎么说拿这首曲子测试Twenty 22很残酷?这首曲子采多轨录音,录音效果很丰富,音乐由远而近的变化都是录音室巧妙安排的结果,要把内中的庞大音乐动态表现得好,音乐层次与对比要分明,对Twenty 22这般尺寸的书架喇叭确实很残酷。
我怎么听?第一次牛刀小试,Power ES的音量开到11点钟,还好,声音很稳,但还不到让人跟著心头汹涌澎湃,代表音压还可以大一点。推到12点再来一次,爽度提高了,但好像还差一口气,不管了,直接推到2点钟方向,这时候可不光是测试Twenty 22了,连Power ES的驱动力也一起跟著拼了。感觉来了,音乐由远而近的效果很好,男声独唱Baba Yetu和非洲手鼓应和,跟著是女声合唱加入,彼此应和之后进入高潮,这时男声合唱、女声合唱、电子合成乐器、打击乐各个声部此起彼落,音压到达我期待的水准,那是可以感受到「声浪」袭来的大音量,和声群一波一波袭面而来,Twenty 22的中低音单体明显地跳动著,彷彿心跳一般跟著大鼓的敲击跃动,动作虽大,但音乐却没有崩溃,低频段稳稳地推出声浪,只有在最高潮的乐段来临时,稍稍感觉动态有些压抑,但这已经完全超出我对Twenty 22的期望了。
超出对书架喇叭的期望
记得在英国的时候,我曾经问Peter Thomas,设计一系列Twenty喇叭,他最喜欢哪一对?Peter回答是Twenty 21,比Twenty 22还小一个尺码。问他为什么,Peter回答因为容积最小,要维持最低失真与最大音乐动态,挑战最大。听过Twenty 22,我回味著Peter的答案,以物理条件来说,落地款的Twenty 23与24理当会比Twenty 22有更轻鬆的表现,可是Twenty 22用相对精巧的体积,却那么耐操,猛爆地狂催还是稳重扎实,真是不简单。如果您挑选跑车喜欢小尺寸装大马力引擎,那么Twenty 22就是这种喇叭,优雅的身段下,藏著猛爆的力道,等您亲来驾驭,一起遨游音乐的美丽世界。
 
器材规格

型式:2单体2音路传输线式落地喇叭
使用单体:27mm 软半球高音单体×1,6.5吋低音单体×1
频率响应:45 Hz – 25 kHz
分频点:1.8 kHz
效率:90 dB
阻抗:8欧姆
传输线长度:2 m
尺寸:16.14×7.25×14.45 inch(H×W×D)
重量:8 kg
建议售价:胡桃木/红木19500元,黑(钢琴烤漆)21800元

英国PMC 书架箱,PMC Twenty 22 书架箱,PMC Twenty.22 书架箱,书架箱,PMC书架音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