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欢迎来到遛音响6HIFI 请登录 免费注册
400-068-4885
音响评析

英国 宝华B&W 鹦鹉螺

2016/9/7 17:21:51

|
9315

和B&W Nautilus鹦鹉螺喇叭实在缘浅,我和大多数音响迷一样,大都在音响展的时候可以轻轻浅尝。第一代鹦鹉螺我就这麽错过了,一直到去年B&W宣布鹦鹉螺「内容升级」,身价翻扬一倍有馀,这才有机会在高雄富豪音响试听,而这次我又有机会试听鹦鹉螺,依然是在高雄,但音响店换成了鸣曲。


从B&W开始...

我和鸣曲的缘分还是从B&W开始,因为工作之故,我每年都会採访高雄音响展,对鸣曲的印象也是从这裡开始。去过高雄音响展的朋友应该还熟悉房间的特性,除了四楼的大房间之外,五楼以上的展房其实空间并不大,书架喇叭就可轻鬆唱歌,但常常苦了大喇叭,有些代理商因地就简,静态展示旗舰喇叭,改让小型音响系统发挥,可是鸣曲却反其道而行,每每摆出大阵仗,小空间硬是让Nautilus 801开嗓。声音好不好?当然好!我每次都非常惊讶鸣曲能在那麽小的空间,让那麽大的喇叭发出均衡、自然又真实的声音。每次听著张先生在小空间整治大喇叭,我心裡面常常想著,有大空间和适当的器材,我一定有把握让Nautilus 801发出好声,但如果是像高雄音响展的小房间,就算器材非常好,我也很难有把握,毕竟大系统蕴藏著大能量,小庙供大神,很容易搞出麻烦事,可是鸣曲每次在高雄音响展的声音却都能调得那麽好,可见张先生对非常懂得如何调校B&W喇叭。



音响史上活传奇

Nautilus鹦鹉螺喇叭可说是音响史上一页活传奇,1993年问世,算算已经十七、八年了,外观上却一点也没改变,更有历久弥新之感。我想B&W不是没有想过要让鹦鹉螺来个造型变化,但那麽前卫却又非常自然的外观设计,想改都不知道动刀,那就保留原汁原味吧!当年为了研发鹦鹉螺,B&W延揽了年轻音响工程师Laurence Dickie,与B&W研发团队花了五年时间设计定案,这五年的时间却实值得,这款喇叭一上市就成为经典,十几年来一直是发烧友的梦幻逸品,而鹦鹉螺所有相关技术,全都成了B&W的活招牌,一脉相承至今,几乎每一款B&W喇叭都藏著鹦鹉螺的基因。



2009年改款的鹦鹉螺

当年Laurence在B&W可说是全世界最舒服的工作之一,他的工作时间自由,想去哪裡就去哪裡,还包括到大溪地度假找灵感,全部公司买单,B&W赋予的任务是设计出一款超越时代的旗舰喇叭,而Laurence确实做到了。现在Laurence回到南非自行创业,新创Vivid Audio,造型依然特立独行,骨子裡仍流著鹦鹉螺的基因,可见鹦鹉螺已经是呕心沥血之作,就算原有的设计师也很难突破自己立下的标竿。或许也因为如此,2009年鹦鹉螺的改款几乎看不出来,仅表示铝质振膜单体换上更好的新材料。我本来以为B&W此番会让钻石高音上阵,配上Accuton陶瓷低音单体,但要真如此改动,声波导管的设计势必要一併调整,那鹦鹉螺漂亮的螺旋形状就要更动,兹事体大。



设计全部是为了声音考量


鹦鹉螺的外观造型独特,但设计全部是为了声音考量,而不是为了外观而设计。譬如利用声波导管「纯化」声音,在鹦鹉螺之前音响工程师早已经瞭解问题所在,但鹦鹉螺却是第一个把理论化为实际的梦幻产品。声波导管怎麽「纯化」声音?喇叭单体发声的原理是利用振膜活塞运动推动空气产生声波,但活塞运动一前一后,向前有声波,向后也有声波,向后的声波反射回来,时间慢了,相对就影响了向前发声的声波,造成音像不够清晰,白话地讲就是声音不够「纯」。鹦鹉螺的声波导管利用前宽后窄的导管,把单体向后发声的声波藉著机械的方式,由导管消耗能量,这样背波就不会影响向前发声的声波了。问题来了,高音频率短,声波导管不需要太长,但频率越往下走,波长越长,消耗背波的导管就要更长,所以在鹦鹉螺身上我们看到三根突出的导管,为的是中低频到高频,而低音声波导管就变成鹦鹉螺那螺旋状的设计。



四路电子分音

为了追求声音的绝对「纯化」,鹦鹉螺选择了複杂的四路电子分音,但使用上却不困难。传统採用电子分音可以让使用者「玩」自己要的声音,鹦鹉螺却不然,它所要展现的是百分之百B&W对声音的主张,所以虽然装置了四路电子分音器,却不需要调整,用家只需要准备一部前级和8个声道的后级(可以是4部立体声后级,也可以是8台单声道后级,其馀排列组合还有很多可以玩的),就能让鹦鹉螺发声了。或许也因为如此,音响评论者很少有人使用鹦鹉螺,因为几乎没办法拿来试听后级,我所知道的只有日本Stereo Sound的傅幸信用鹦鹉螺鑑听。



4部英国Exposure 3010 S2后级来推

以往因为代理商的缘故,鹦鹉螺常常和美国Pass送做堆,尤其是X-150,鸣曲张先生告诉我,X-150并不算很贵的后级,一次买四部来推鹦鹉螺很划算,所以很多人这样搭,不过这次张先生找了更「平价」的搭配,拿4部英国Exposure 3010 S2后级来推。3010 S2功率有多大?8欧姆负载下每声道输出110瓦,对一般喇叭来说应该很足够,但如果看看B&W原厂对鹦鹉螺的介绍,拿100瓦应付比较好推的中高音还没问题,那低音的部分原厂建议给个500瓦,这3010 S2罩得住吗?我才刚在鸣曲坐下来,心裡面一直盘算著这样的搭配,张先生看出我略为紧蹙的眉头,大概正在想「Exposure配鹦鹉螺可以吗?」张先生说:「Exposure当然不是『旗舰』的搭配,但这次先听听看,很多人都瞧不起外观朴实的平价后级,其实Exposure也能弄出好声!」



改款价格翻了一倍

Exposure配鹦鹉螺确实是个务实的组合,我想很多发烧友都和我一样,对于没能早一点收藏鹦鹉螺感到扼腕。1993年推出的鹦鹉螺,当年已经跻身「百万喇叭」之林,经过十几年的时间,依然是「百万喇叭」身价,但十几年前百万喇叭并不多,现在比比皆是,鹦鹉螺显得相对平价,而很多发烧友并不是买不起鹦鹉螺。而是想到四路电子分音要搭配四部大功率后级,光接线就累了,因而裹足不前,没想到2009年鹦鹉螺改款,价格却翻了一倍,定价一路跳到接近四百万大关,很多人都感叹没能早一点收藏,现在价格翻两番,还要配扩大机,那可不是一般人所能想望。我想鸣曲在第一线面对客户,很多人可能喜欢鹦鹉螺的造型和声音,单是喇叭的预算可能也够,但加上讯源、前级、后级和线材,如果样样讲究,一套完整系统很有能突破千万大关,卖起来难度就更高了。可是选择Exposure 3010 S2来搭配,扩大机的预算低了很多,如果声音够好,也能安心享受音乐一段时间,日后再来升级后级,更有换机玩音响的乐趣。虽然后级摆上价格亲民的Exposure,鸣曲选择的前端器材倒是一时之选,CD用的是Oracle CD2500 MKII,前级则是Classe CP-700,两者都是品牌的旗舰。



品味高手调整的鹦鹉螺

鸣曲的展示空间并不算大,或者说,对鹦鹉螺而言,鸣曲空间还不够大,但是在张先生的巧手搭配调校下,鹦鹉螺那纯淨自然的美声表现得非常好。鸣曲的店面其实纵深很够,但张先生採宽边摆放,两只鹦鹉螺距离拉得很开,相对地聆听者和喇叭的距离就很近。採宽边摆放喇叭,有利于音场的营造,可是喇叭距离如果太宽,声音密度就会打折扣,如何精准地把音场和声音密度弄得平衡,不光是喇叭与扩大机要好,调整功夫也很重要,虽然鸣曲一楼的空间对鹦鹉螺来说有点不够,可是声音表现很好,可见张先生功夫下得很深。在鸣曲试听鹦鹉螺还有一点我要稍稍加权,就是声音细节的表现,因为鸣曲店面紧邻大马路,车水马龙,人车呼啸之声不免略为掩盖音乐重播的细节。张先生跟我说,二楼的空间已经在整治,来年希望能为顶尖的系统开闢专属试听室,隔音可以做得更好,我想届时还可以再来鸣曲一趟,品味高手调整的鹦鹉螺。


质量并重,甚至质更胜量


因为来听鹦鹉螺可是个大系统,我第一张唱片就直接爆棚,挑选阿婿肯纳吉指挥的「萧士塔高维奇:庆典序曲、第五号交响曲」。「庆典序曲」可说是萧士塔高维奇比较平易近人的作品,但要在音响上面表现出来可不容易,一开始就是铜管群强奏,定音鼓雄壮地铺底,音乐开阔宏伟,推到最高点的时候音乐忽然规模缩小,转入轻鬆舒缓的旋律,这裡的动态对比很大,如果一开始音量开得不够大,后面轻鬆的音乐听起来就会很小声,缺乏愉悦的流动感,但要让中间音量较小的音乐听得过瘾,后面铜管群和定音鼓杀出来的时候,又可能会太大声,听得有压力。在鸣曲用鹦鹉螺听,一开始也稍嫌小声,我再播放一次,请张先生把音量往上催,逼出铜管群的力道,确实过瘾。鹦鹉螺可以催出铜管群嘹亮开阔的音色,而且声音密度很好,连带旋律的线条感也非常清晰,而低频的表现则是乾淨快速,通透中还维持非常过瘾的力道。鹦鹉螺的低频量感并不是莽夫型一昧求量,而是质量并重,甚至质更胜量,那低频快又狠,尤其到了「节庆序曲」的尾奏,铜管群一波又一波地向上推升,逐步把音乐拉到最高潮,定音鼓猛力地回应,有时好几个定音鼓一起敲打,营造交响乐低频的丰厚度,这些很难听得出来的低频「细节」,在鹦鹉螺身上竟是活灵活现。


虽然鹦鹉螺採用四路电子分音,但分频点的调校却是非常精准,在精彩的「节庆序曲」之后,我拿出Ayre自家测试片,这裡面有一段从20Hz到20kHz的连续测试音,一般我很少拿这类「只有声响、没有音乐」的测试片,但四路电子分音毕竟相对複杂,测试音可以多一份「客观」的证据。20Hz到20kHz的测试音要听什麽?四路分音代表著三个分频点,电子分音则是以主动电路让分音线路更为精准,连续频率阶调测试音要听的就是分频点衔接是否流畅精准。基本上测试音是「做」出来的人造模拟声响,所以从低到高的声响听起来要很稳定,如果分频点之间有相位飘移,那测试音的音像就会不稳定。举个例子形容,在室内点一根蜡烛,只要没有风吹,烛火应该是稳定不动的,但如果稍微向烛火吹一口气,烛火就开始晃动,听20Hz到20kHz的测试音就像这样,如果分频点衔接得好,理论上测试音会稳稳地由低到高,形体一动也不动,只有频率变化,如果衔接有些「起伏」,测试音也会跟著「晃动」。鹦鹉螺的四路电子分音看似複杂,但难题B&W原厂都已经帮您解决了,这段测试音我连续听了三次,音像很稳,频段衔接中间稍稍有晃动,但非常非常轻微,不愧是当代第一流的经典喇叭。



会让人一直想听音乐下去的音响,就是好音响!

在鸣曲听鹦鹉螺,时间「溜」得很快,我几乎中间没有一点停顿,一直请张先生帮我换CD,就这麽一路听下去,猛一看时间,竟然已经来了将近三个小时,可是我一点都没感觉时间过那麽快,若不是当晚我在高雄还有音乐讲座,还真想继续听下去。常有人问我什麽音响「够好」,我想说「会让人一直想听音乐下去的音响,就是好音响!」鹦鹉螺和Exposure的搭配看似高低不太相称,但我们若不以价格论英雄,整套搭配确实「够好」!鸣曲这般搭配,用心倒不是想把Exposure和鹦鹉螺「送做堆」,张先生希望用这样的组合告诉音响迷,其实鹦鹉螺没有想像中那麽难搞,外面有很多人误解鹦鹉螺,以为买身价将近4百万的喇叭,还要花更多的钱来买扩大机才行,实际上鹦鹉螺只要「优质」的后级,就能有高水准的演出。


和鹦鹉螺「送做堆」的四部Exposure 3010 S2后级

Hi End音响的价值所在


在鸣曲还听了哪些音乐印象深刻?我带了马勒「第一号交响曲」和「第五号交响曲」,都是伯恩斯坦指挥维也纳爱乐的版本。听马勒第一号「巨人」的第四乐章,开头就是「世纪末」景象的毁天灭地,稍稍用力催逼音量,鹦鹉螺那乾淨、快速、凌厉的低频能量,加上铜管群猛力呼啸,交织出世界末日的景象,这麽猛爆的场面,真正是马勒想要在第四乐章所表达的意念,那铜管群火辣辣地衝开气势,正像是末日经所说,世界末日来临时,号角响彻云霄,所有死去的都要活过来,接受最后审判。接在猛爆的第一主题之后,那美得不像人世间音乐的第二主题,和前面形成强烈的对比,我们用一般的音响其实也能听得出这些对比,但在鹦鹉螺与Exposure的搭配中,世纪末恐怖的场景与天堂一般的弦乐表现出来的对比更鲜明、更深刻,也更让人专注在音乐当中,这真正是Hi End音响的价值所在。换成马勒「第五号交响曲」的第四乐章,那是美到极点的乐章,厚重的铜管群全部休息,用竖琴弹奏单音,音符一颗又一颗地拨奏,引出美妙的弦乐,竖琴的单音与弦乐互相交织,时而浮现、时而间断的竖琴颗粒,和流畅飘逸的弦乐,构成一幅宛如天堂一般的景象。在鹦鹉螺身上,音乐绵密而有光泽,细腻又缠绵,在鸣曲巧手调校下,音场深远开阔,闭上眼睛几乎可以想见音乐厅的场景,丰富的细节赋予绝佳的真实感,内中则蕴含著令人陶醉的情感,这样听音乐绝对是人间一大享受。



动静之间的收放乾淨俐落

听了鹦鹉螺许久,换上各式各样的音乐,播放鲁宾斯坦演奏的「萧邦第一号钢琴协奏曲」,慢版乐章的弦乐慢慢地引出钢琴,音符当中流洩著萧邦那多愁善感的诗情,还是重複刚才讲马勒的话,真实当中蕴藏无限情感。拿出帕尔曼演奏的「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柔美的开场迅速地进入雄伟的起伏,引导出小提琴在第一乐章最重要的核心主题,这个核心主题在十多分中的第一乐章裡面反覆用不同的面貌登场,时而轻盈,时而壮大,时而甜美,时而羞怯,鹦鹉螺的表现确实漂亮,动静之间的收放乾淨俐落,真棒!


又像是Katherine Jenkins演唱的「公主彻夜未眠」,交响乐团和女高音交织出壮阔的音乐情绪,鹦鹉螺高亢之中不失柔媚,乐团的声势庞大却不厚重,清晰又有层次。换上路易斯‧阿姆斯壮与艾拉‧费兹杰罗合作的「Ella & Louis」,轻巧的爵士摇摆风情,轻鬆地流洩,Swing的跃动感非常活生。一路用各种不同音乐听鹦鹉螺下来,这Exposure的搭配还真不简单,确实在水准之上,当然,在某些非常庞大的交响乐段当中,低频的控制力还可以再好一点,但毕竟Exposure不卖天价,能把鹦鹉螺推呈这番光景,已经相当超值了。



Exposure配鹦鹉螺

看著当天写下来的聆听笔记,在写评论的当下我不禁要想:鹦鹉螺可能是我听过「最没有个性」的喇叭,或者说任何音乐在鹦鹉螺身上都能表现真实、活生,又有丰富情感内酝,但那是音乐的本质使然,可是鹦鹉螺自己的声响呢?或许,鹦鹉螺最耐人寻味之处,就是藉著扎实的音响技术,去除喇叭本身的重播限制,回归音乐的本质。当然,拥有如此没有自我个性,纯粹表现音乐本质的鹦鹉螺时,同样也考验著使用者是否有足够的智慧驾驭,用最没有自我个性的喇叭,表现出自己听音乐的主张。高雄鸣曲的Exposure配鹦鹉螺,展现了开阔、精准、快速、通透的性能,如此「一家之言」,值得爱乐者与音响迷一探究竟。



Bowers & Wilkins Nautilus器材规格

型式:4音路电子分音系统
使用单体:1吋铝质振膜高音×1,2吋铝质振膜中高音×1,
4吋铝质/聚合物振膜中低音×1,12吋铝质振膜低音×1
频率响应:-6dB 于 10Hz 与25kHz
分频点:220Hz, 880kHz,3.5kHz
建议扩大机功率:4声道,每声道 100~300瓦 (8Ω)
尺寸:1210×430×1105mm(H×W×D)
重量:86.5kg
英国 宝华B&W,B&W鹦鹉螺